宋子城听名字好像是宋国的一处都城,其实和宋国没有什么关系,它就是一处历史悠久的城邑。这里没有官吏驻扎,但位于交通要道旁边,商业还比较繁荣,甚至可以铸币(战国及以前铸币并不需要得到行政批准,属于市场行为),有一定的市场影响力。这处城池如果作为城邑来说,还是比较大的,城边长一二里,比普通的城邑边长里许要大一些,城池并不坚固,城高两丈,整个城池就是四面墙、四座门,几乎没有什么作战设施,防御力十分薄弱。
栗腹打算闭城自守,哪里调动得到部队!城内部队见城外赵军如山般压来,燕军不战而溃,全都失去战心,自行打开城门四散奔逃。而最让人头疼的是,燕王目前还在城中。他一定要亲临前线,以激励士气,与赵军决一死战!他说什么也不相信,绝对优势的兵力,会有摧毁不了的抵抗!
然而,燕王在城墙上看见了绝对优势的兵力如果列不成阵,击鼓而不进,那是毫无战斗力可言的!这一刻,燕王也彻底绝望了。
栗腹见此情景,当机立断道:“王速出城,倍道兼行,回往燕国,收容士卒,以守宗庙。臣于城下,为王殉也!”
这时,也容不得燕王有什么犹豫,带着卫队上了车,上百乘战车急驰出城,于乱军中冲开一条道路,往北而去。
燕王的出逃,只能彻底动摇燕军的斗志,其他甚至还没有见到赵军的燕军,也都拔营起寨,往北而去。
栗腹只带着自己的家臣百余名坐于城中,关闭了城池。赵军过来包围城池时,家臣于城上高呼:“燕相栗腹愿降,惟将军受之!”
包围了宋子城的赵军万人将下令停止攻城,喝令燕军打开城门,自己亲自入城,果然见栗腹在城门边恭候,城内亦无其他士兵。万人将将栗腹请入城主府,指挥军队入城,并立即上报主将廉颇。廉颇随后也进入宋子城,与栗腹见面。廉颇道:“卿既与五百钱为敝王酒,奈何献计南攻耶?”
栗腹面红耳赤,道:“败军之将,辱将军下问!诸计皆拙,又复何言!”
廉颇遂约束军队不再追击。除留一部于宋子城驻扎外,其余军队各归营地。——正是隆冬季节,赵军也不敢长期在野外作战,廉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