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王道:“君之功为首,非止鄗城,亦有代焉。乐乘之功,虽不可磨,不若君也。卿等其议之。”
平阳君知道,赵王已经把话说完了,剩下的只是执行问题,立即请辞。廉颇和李昙也随之辞出。
李昙不愿意参与朝中之事,以久放在外,不谙政事为由辞去。只留下平阳君和廉颇商议。
平阳君道:“乐乘之功,下君一等,可封以君,而无封地也。”
廉颇也无异议。回到府中,即将此议下有司议定,最终决定给乐乘封号“武襄”,只有君号,不予封地。奏议上到赵王处,赵王批了“准”字。廉颇遂发出公文、节符,派出王使,到代郡晋封乐乘。王使密告乐乘,秋收后,王将举全国之力再伐燕王,嘱其在代郡集结军力,听令而行。
乐乘接受了封赏。听了王使的密告,沉吟了半饷,道:“代郡被兵遭劫,府库皆空,田园荒芜,饥馑遍于野。臣所领五万之众,今失大半。至秋,臣恐五万犹有不能,而况多焉——而粮乏少!”
王使道:“吾将报于王!而君善谋之也。”
代郡的情况十分不好,几乎与邯郸解围之后的境况类似。家家户户都无存粮,甚至连种子都没有。今年开春之时,乐乘搜罗了所有的府库,募民耕种公田。同时动员所有的富户,拿出全部的粮食,募民为其耕种。与之同时,有粮的富户们乘机大量兼并土地。这也吸引了周围的人来代郡收购田亩,包括燕下都的人。
虽然乐乘尽己可能采取了多种措施救灾,但饿死的事依然每天都在发生,人吃人的事也不在少数。当王使到来时,乐乘的确身处一个十分困窘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