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3/4)页
没有想到的问题:为何秦军不配备弩?要知道,无论是魏军还是韩军,远射兵器中都包括弩的,齐国更是配备了大量的弩。
    王龁想了想道:“秦人素习弓而不习弩,是以无之。闻弩发数支则不中,未及弓用之无尽也。”
    吕不韦道:“臣闻习弓者,虽经年不精,而习弩者,朝学而暮成。请于秦制弩,以试其用。”
    王龁碍于吕不韦是秦相的身份,不便驳回,道:“相但请于王,臣敢不效力!”
    吕不韦于是找秦王商议制弩之事。秦王也不是很关注弓和弩的区别,但这事是由吕不韦提出来的,秦王也道:“弓弩之事乃卿之所司,但依卿意可也。”
    得到秦王和尉的认可,吕不韦即从河东调出韩腾和冯去疾,让他们借助在韩国的关系,聘用一批制弩的工匠。
    秦国要制弩的事,吕不韦叮嘱不可外传,只在暗中悄悄进行。制弩工匠聘用以私下聘请为主。由于韩国的工匠一般都是自由身,招聘工匠的工作其实不难进行,单是洛阳的弩工就有不少。
    弩作为一种结构复杂、精细的武器,制作起来并不容易,有条件用弩的,一般都是有力之家。这种情况让弩的制作具有很强的个体化倾向,招来的弩工技艺各不相同,弩的结构也有很大不同。
    吕不韦再次发挥工匠精神,与弩工们一起探讨弩的制作工艺,简化制作流程,精简不必要的配件,加强了关键配件的要求。并且,为了与秦制的箭矢通用,还统一了弩的尺寸。
    按照新的标准制出来第一支弩,弓力强劲,如果是普通的弓,身强力壮、训练有素的人勉强能拉开,但现在是弩,平时张弓的技巧在这里完全用不上。有的工匠是有经验的,他道:“吾观韩卒之张劲弩也,必以足踏之。”他边说边示范,用一只脚踩在弓臂上,双手拉弓,身往后仰,将弓弦拉开,扣在弩机上。众工匠一起欢呼起来,都称赞这名工匠见多识广。
    下一个困难又来了,几次挂弓后,木制的弩机就出现了裂纹,已经挂不住弓了。对此,弩工道:“机关本性如此,必也多备弩机,损则更之!”
    但吕不韦认为射几箭就要更换弩机,完全不符合作战的要求。怎么着也得等一场战斗打完,再改弩机才行。他问道:“木则易损,以金为之何如?”
    
第(3/4)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偷听心声后贝吉塔逆转绝望未来登对温顺小娇妻,离婚后一身反骨都被宗门废了,宗门有难关我何事?异族犯边,刚成状元的我领兵出征捕快是怎样练成的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收徒返还:我能看见弟子属性词条入山十三年后,我,龙啸天下!七零俏知青,硬汉老公掐腰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