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不管这些弩工的情绪,立即找来金匠,让他们按照指定的规格铸造出弩机来。
吕不韦又把全部身心投入到弩机铸造的工艺中。弩工们现在彻底休息,等待弩机的制造工艺开发成熟。
弩机的结构复杂,由多个小部件组成,要分别铸造,最后拼装成型。这些小部件必须严格按照设计的尺寸铸造,不能有丝毫误判,否则就拼装不上。另一方面,木匠在制造弩时,必须严格按标准预留安装弩机的位置,差一点弩也就废了。
吕不韦意识到,他必须集中秦国最优秀的工匠,来完成弩的制作,仅仅靠招募来的弩工是没有希望的。于是,国内技艺最高的木匠、金匠、弓匠都被抽调过来,集中完成弩的设计和制造。吕不韦依然吃住在工匠棚内,监督各项程序的完成。
经过三个月的反复优化,终于形成了弩的制作标准。这些弩可以击发上百次而不出故障。
吕不韦采用分头制作,集中组装的工艺,组装了一百支弩,请王龁鉴定。王龁观摩了吕不韦的演示,道:”足可当弓也。“
吕不韦道:”愿练杂兵百人,以观其效。“
王龁也不在意,就从自己亲营中选了一百人交给吕不韦。吕不韦道:”旦日至校场,以射之!“
王龁道:”勿庸!就于院之可也。吾将令张鹄十,以观其效!“
吕不韦笑道:”恐惊众人也!“带着这一百人离开了。
王龁的亲卫当然都是身经百战的武士,吕不韦教他们张弓放箭,也都不是什么新鲜事,不一会儿就学会了。剩下的时间就是熟练的过程,要尽可能快地张弓放箭。这也难不倒这些亲卫们。很快,他们就练够了一百支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