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喜良和修长城的队伍又行走了半个多月的时间,来到了是贺兰山以东的地方。长城在这里是要新筑的。这个地方在左手一里多的地,就有二千来人在这里修筑长城。向右边也是一里地,这里的人相对多一些,有三千来人。这是万喜良这帮人的近邻。再要说远些,就是三里以至十里,万喜良的远邻,也是有不少人的。而除了这里以外,修长城的人,那就更多了。这守边的大将,是发起筑长城的人,是蒙恬。
蒙恬将军自己所统率的士兵,总共是三十万,而征发修长城的青年也就有五十多万。这么多的人分段修筑,长城边上是人山人海地劳作。
长城西北角处,是贺兰山边,这个地方地方是最苦的。因为这里几乎没有人住,修长城的劳工们吃的住的都接济不上来。他们只好挖地洞,三五个人住在一起。而劳工们挖洞的法子也很简单:有坎的地方就掏一个门,往里面掏出三五人可以睡觉的地方,也就可以了。如果是遇到平地,那就先挖一道既深又宽的干沟,而两边就是土壁,然后在深一些的地方掏个洞门。偶尔下雨的时候,还是可以躲避得住的。
而说到吃的,劳工们是吃的蒸的黑馍,但是也不容易吃到的。修长城的劳工们平常吃的,就是炒粉。这种粉,是用荞麦、豆子和大麦等谷类磨成的,然后炒起来,就用袋子把它们盛起来。肚子饿的时候,就把碗盛了起来就吃,没有火烧,也没有小菜和油盐。
万喜良就和这些和自己一样修长城的劳工们过着如此辛苦的日子,把洞打好就开始筑城基。劳工们先是要把地基做成,然后沟要挖个三四丈深,两丈多宽。然后在沟上面缓缓地筑土。劳工们抡起挖土的锄头,挑土的担子,以及零碎的东西,全是归自己带。这样劳累的工作,公家却一分钱也不给劳工的。不给钱还只是小事情,可规定的是天亮就必须开工,到了天黑才能歇工,哪个劳工不按照时间去做,就有官长和士兵监督着,稍微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