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枪械厂的吴子承、张沐阳,以及子弹工厂的陆有林、张伯约等人,该如何处置,还请陛下示下。”杨荣又进言问道。
“该怎么处置,朝廷自有规章制度。政务处和军务处商议一个章程,呈交朕签字核准即可。”
朱允熥一脸轻松地做起了甩手掌柜,似乎对此并不在意。
“遵旨!”殿下的众大臣连忙齐声应道。
“陛下!”吏部尚书詹徽出列,恭敬地说道:“自陛下亲政以来,设立了政务处、军务处,又增设了诸多部门,所用官员的人数大幅增加,如今朝廷的官员,已然隐隐有了供不应求的趋势。”
“臣以为,陛下该开恩科了,今年组织秋闱,明年入京考试,如此方能解决朝廷的用人之忧。”
“科举考试?”
朱允熥微微一愣,随即陷入了沉思。
其实这件事,他此前与杨士奇、杨荣、姚广孝等人早已商议过。
用人之道,无论在哪个朝代,都是至关重要的大事。
平心而论,科举考试并非是选拔人才的最佳方式。
然而,除了科举之外,又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
举孝廉?
世袭制?
还是军功爵制?
实际上,对于军功爵制,朱允熥虽未明确下旨推行,但在某种程度上已然在实施。
藩王以及功勋豪商出海,便是一种变相的军功爵制。
他们在海外获取利益,不仅能够发家致富,还会得到朝廷的封赏。
对于其中能力出众、脱颖而出的人,毫无疑问会被提拔为官员,甚至封爵。
这便是事实上的军功爵制。
不过,这种事情,只需默默推行即可,无需过多宣扬,以免引发不必要的争论。
然而,出海的“军功爵制”,只能解决出海人员的官员需求问题,大明国内仍需寻找其他的用人方法。
尤其是在他掌权之后,朝廷的机构不断扩充,官员数量也随之大幅增加。
对此,已经有人上奏,称朝廷官员扩充过快过多,可能会引发“冗官”的问题。朱允熥却毫不在意。
历史上,大宋确实存在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