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原来的科举不受影响就好。至于另外招人、设立大学之类的事,虽然众人心中疑虑重重,但大明资产部下属工厂确实需要人才,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因此,大家也都没有再表示反对。
不知不觉间,大臣们已然逐渐接受了那些工厂的存在,并在心中慢慢认可了工厂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管理的观念。
见众臣都不再说话,朱允熥也暗自松了口气。
虽然他心中早已下定决心,无论大臣们是否反对,都会强力推行自己的决策。
但众臣不反对,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
只是,对于京师大学校长的人选,朱允熥仍有些头疼。
这是大明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校长不仅要精通科学,还要善于协调各方关系,能够带领京师大学蓬勃发展。
这也就意味着这个人的身份地位不能太低。
可眼下大明朝廷内精通技术懂科学的官员寥寥无几,思来想去,确实很难找到合适的人选。
突然,朱允熥脑海中灵光一闪,忽然想起了另一件事。
“朕为储君时,曾许下诺言,凡有攻克蒸汽机技术难关,助大明制造出可用之蒸汽机者,封国公。”
“君无戏言!”
“如今,蒸汽机已然制造完成,并在各省各县广泛推广使用。这离不开众多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并非一人之功。”
“朕决定,将其中功劳最高最大之人,封为国公。其余有功者,亦皆有封赏。”
“朕要鼓励后人,以他们为榜样,奋发图强,在科学的道路上勇攀高峰。”
“传旨,朕明日于宫内设宴,召在蒸汽机研制中有功之人前来参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