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寄往都察院的信件数量实在太多了。
倘若每一封信都要御史亲自过目,那都察院的御史们恐怕什么事都不用做,整日光顾着看信了。
故而,此前杨士奇早已定下规矩,但凡收到的信件,皆需先由书吏在大堂当众拆开。
再由两名书吏分别仔细审核,提取关键内容,详细记录。
同时,依据信件的性质进行分类归档。
按照检举信的重要程度,将其划分为五级:特别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以及最低级的错误信件。
至于检举内容是否属实,有无诬告情形,或者是否查无实据,都会另外进行标注。
所谓“错误信件”,是因为寄往都察院的信件中,除了正常检举官员的信件外,还有许多令人啼笑皆非、莫名其妙的信函。
有的是纯属捕风捉影的诬告,比如“我看见县太爷去了张财主家做客,他们肯定是在暗中勾结”。
有的则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像“我家的猪丢了,恳请都察院的青天大老爷为民做主,帮忙找回我家的猪”。
还有的毫无实质内容,仅仅在信中写道“我怀疑某某官员贪污受贿,都察院赶紧派人来调查一下”。
更有甚者,有人干脆直言“我写信就是想试试,都察院到底能不能收到我写的信”。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纯粹是寄错、写错的信件。
拆开一看,里面的内容或是求爱告白,或是商业洽谈,或是家长里短的琐事……
更多的则是将本不属于都察院管辖范畴的事情,写信要求都察院介入处理。
这一方面是因为在许多人眼中,都察院权力极大。
那些官员对都察院的御史忌惮不已,百姓们自然而然地认为都察院无所不能,能处理各类事务。
另一方面,也由于众多百姓对朝廷体制了解有限。
不清楚各个部门的具体职责,导致写信时寄错了部门。
总而言之,世间之人,百人百性,形形色色。
向都察院投书之人,来自大明的五湖四海,人数繁多,奇葩自然也多。
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信件便纷至沓来。
面对这海量且繁杂的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