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6)页
    自从蒸汽机成功问世那一刻起,后续的发展便如同一场波澜壮阔的多线交响。
    匠人们倾注心血,深入挖掘蒸汽机的潜能,探索它能渗透进哪些领域。
    如今,它已被广泛用于地下矿井的排水,为农田引水灌溉。
    在驱动纺纱机与织布机上面,也展现出了十分惊艳的效率。
    然而,大明的棉花产量终究有限,现有的人力纺织与织布已足以应付现有需求,蒸汽机纵有高超的技艺,却苦于无充足原料施展拳脚。
    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蒸汽机空有雄心,却受制于棉花的匮乏,难以大放异彩。
    不过,这也没有太大的关系,早在先前,老朱便下令大力推广棉花种植。
    到了朱允熥掌权,他更是将此事推向新的高度。
    如今,大明的棉花田连年丰收,产量如春潮般节节高涨,一季胜过一季。
    然而,农作物的增产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时光的沉淀与积累。
    与蒸汽机技术的突飞猛进相比,棉花产量的提升显得步履蹒跚,慢得令人心焦。
    面对这一现状,朱允熥虽心有不甘,却也别无他法,只能耐下性子,静待花开结果的那一天。
    蒸汽机的妙用并未止步于此。
    在造纸与印刷领域,它同样崭露头角,带来了令人瞩目的革新。
    如今风靡大明的《大明日报》,便是蒸汽机印刷的杰作。
    别小觑这薄薄一张报纸。
    作为大明发行量最大的报刊,它每日需印刷数百万份。
    若依靠人力压印,一名熟练工匠拼尽全力,一天也不过能印出数千份,这已是极致速度。
    可即便如此,要完成数百万份的庞大任务,仍需上千名工人日夜奋战。
    再加上校对、监督、管理,以及轮班休息的安排,实际所需人力已逼近两千之数。
    而蒸汽机的出现,彻底改写了这一局面。
    它不仅速度远超人力,质量也更为稳定均匀。
    如今,印刷同等数量的报纸,所需工人竟不足百人。
    他们只需负责检查成品品质、投放原料,并在机器偶现故障时及时排查与修复即可。
    这,便是蒸汽机令人叹为观止的力量。
   
第(1/6)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恭喜王爷,王妃一胎三宝后改嫁了综影视:阿十凤归巢综影视:神明偏宠港综:缔造百年家族,从洪兴开始赌石,救赎黑欲人生觉醒吧,恋爱脑!重生神雕:拜师李莫愁妾欲独美,将军莫强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