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举措,让赵坤停止了疯狂的索取。他似乎默认了事实。
赵坤没有就物流园的事再给汪浩施压。
这样的结果,汪浩最高兴。
但是,在魏山的问题上,汪浩始终不松口。
衡岳市因为扩城计划的实施,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燕京记者专程来衡岳市作了全方位的采访报道。将衡岳形容成一个巨大的工地,让汪浩的名气迅速蹿升了上来。
熟知内情的人都知道。衡岳市现在其实分为了两派。
一派以书记梁同庆为首,主推工业振兴衡岳。另一派以市长汪浩为主,高举扩城大旗。
两派似乎井水不犯河水,呈现出一团和气。
陆天明趁着这段时间的宁静,开始正式着手秦老骨灰回乡的事。
秦老回山南是大事。不光是山南县要全力以赴,衡岳市委、中部省委也都将此事视为头等大事来办。
随着燕京批复的落地。中部省首先有了反应。
省政府下了一道函件到衡岳,要求衡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务必妥善安排。
随同函件一道到衡岳的,还有省里特批的一笔陵墓修建资金。
山南县接到衡岳市转发过来的函件时,就只有一道函件,并没见着陵墓修建资金到来。
书记梁同庆在例行市委常务会议上,将此事作为第一个议程提了出来。
秦老到底是回乌鸦坳,还是留在红色纪念广场,是第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
主管民政事务工作的同志,主张让秦老回乌鸦坳。他们建议,由山南县里拨出专项资金,给秦老在乌鸦坳修建一座供人凭吊的陵墓。
也有人建议将秦老保存在红色纪念广场。这样既节省了陵墓修建资金,又让山南红色纪念广场名副其实。
秦老留在红色纪念广场,能凭空提高红色纪念广场的档次。证明纪念广场真正的货真价实。
秦老坐镇红色纪念广场,实至名归。
这个提议,首先得到了汪浩的赞同。
汪浩是山南红色广场的始作俑者。而且广场修建起来后,汪浩不遗余力的广发邀请函,让红色纪念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