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七十五岁的老将军,宋钦宗也是颇为动容!当即封种师道为检校少保、京畿处置安抚使,负责保卫汴京。
夜晚,,,御书房。
"陛下,李大人行事颇为偏激!军国大事,岂能任性而为、独断专行,只凭着一腔热血行事?
如今种师道也来了,依臣所见,汴京的防务不能交给单单李刚一个人。
江淮军三万、荆湖军五万不日就将到达。这么多兵马再交给李大人,臣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不管从可靠程度,还是用兵专业角度!都不能让李大人独揽汴京军权!"李邦彦说道。
宋钦宗赵桓听着李邦彦的话,陷入沉思,理智告诉他,李刚是忠臣,肯定不会干出大逆不道的事情。
不过忠心这玩意,是最经不起推敲的!毕竟自己不能挖出李刚的心出来,看看是否是忠心。
毕竟他们老赵家就是黄袍加身起家,当年太祖赵匡胤,对他们后周老柴家也是忠心耿耿!
宋钦宗沉思了一会当即决定道:
"汴京临时设立宣抚司,种师道任宣抚使,李爱卿任宣抚副使!五万荆湖军由爱卿统帅,三万江淮军由种师道统帅。
另外,任命种师道的副将姚平仲,为都统制,并且拨汴京前、后军共一万人归姚平仲节制调度,
李纲的行营司就负责左、中、右卫那两万禁军吧!"宋钦宗赵桓说道。
在宋钦宗看来,汴京大军分别由四个人来统领,互不归属,互相牵制!必然不会出大乱子!
"陛下英明!"计谋得逞的李邦彦夸赞道。
此时的种师道,看着一天中给自己下发的两道圣旨,内心也是暗暗摇头。
他想进宫去劝陛下,可想了想还是算了。
多年的宦海沉浮,让种师道也明白了点道理,明哲保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回首过去,他走的弯路太多了!
他出生于北宋皇佑三年 (1051年)的洛阳,将门虎子,使得他的仕途比较顺利,凭借家族的恩荫,种师道踏入仕途,最初担任三班奉职。
但这种师道却像是文曲星下凡,通过科举成功转为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