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内忧外患的局面,迫使现今的契丹将目光投向了东方,试图通过向东扩张来弥补西方的损失。他们首先将矛头指向了黑水女真之地。黑水女真在当时虽有一定的实力,但面对契丹的强大攻势,仍难以抵挡。契丹军队凭借着先进的军事装备和丰富的作战经验,迅速占领了黑水女真的大片领土,掠夺了大量的物资和人口。随后,契丹军队又马不停蹄地出兵高丽。在攻打高丽的过程中,契丹投入了大量的兵力,据估算,其兵力规模达到了数万人之多。这一系列的军事行动,使得契丹的实力重心逐渐向东转移。
然而,随着契丹势力向东的转移,其对于漠南漠北地区的控制力则明显下降。在草原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一旦一方势力出现衰弱的迹象,其他势力便会蠢蠢欲动。果不其然,一些原本臣服于契丹的部落开始不服管制。 鞑靼的只儿斤的部落,在察觉到契丹对漠北控制力减弱后,便公然拒绝向契丹缴纳贡赋,并开始扩充自己的军事力量,试图摆脱契丹的统治。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陈安的出现,历史的轨迹发生了改变。原本强大的契丹不仅丢失了燕地,这一战略要地的丢失,使得契丹在中原地区的影响力大幅下降,而且还因内乱导致了对漠北的威慑力大减。在这样的局势下,鞑靼的只儿斤敏锐地抓住了机会。在契丹耶律罨撒葛的支持下,只儿斤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手段和军事行动,成功地在内部完成了统一。统一后的鞑靼实力大增,开始踏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在中原势力的介入下,中原支持的耶律敌烈和耶律罨撒葛约定一起对付契丹伪帝耶律必摄。这本是一次旨在重塑契丹政治格局的重要联盟,然而,实际情况却不尽如人意。耶律罨撒葛并没有履行约定,在关键时刻退缩。这直接导致耶律敌烈在对抗耶律必摄的过程中陷入了困境,最后还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