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来一些远亲朋友,这也是事实。
而且老夫人也是有几年没有这样大办过了,以往过寿,也只是将自己的孩子们都叫起来一起吃个饭,再不然,就是宴请一些京中权贵高门也便罢了。
但这一次,老夫人想要大办。
一是因为国公府世子谢铮娶妻了,二是护国公谢啸林回京了。
这两件大事,比起她一个老婆子的寿辰而言,都更为重要。
所以老夫人才想要借此机会大办,然后好让所有人都知道,她对孙媳妇很满意,她的儿孙们也都很孝顺,同时也是给出诸多门户的一个信号。
谢家有后起之秀,且娶的还是名门贵女,谢家的荣华,还能再延续数十年。
老夫人娘家姓林,这次想要大摆筵席,自然就要宴请诸多的族亲们过来,这其中有谢家,自然也有林家。
有些人家就住在下面的县里,有的甚至是住在乡下的,近的就在几条街之外,可远的可能要走上百里路。
所以,护国公府想要准备出一些客院来给亲朋们小住,这是再正常不过的。
许昭昭刚想偷个懒呢,于氏便寻上门了。
“二婶婶有何吩咐直说便是,还劳您亲自跑一趟,倒是我的不是了。”
于氏听着这话很是受用,但还是略有几分不好意思。
“是这样,咱们家老夫人过寿呢,定然会有不少亲戚们过来,有些离得远,当天回去是不可能的,而且老夫人年纪大了,还有可能再留着几位老姐妹多住几日,我已经算过了,这客院都安排满,也是住不下的。”
“还请二婶婶明示。”
“昭昭呀,你这锦绣园地方大,别的不多说,再安排上两三户人家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许昭昭笑了:“是二婶婶想出来的主意,还是另有其人?”
于氏看她一眼后,一时忍不住:“就知道瞒不过你。这是你四婶婶提醒的,不过我觉得不妥,但当时老夫人也在,所以,我只能过来问问。”
“原来如此。这倒不是什么难事。据我所知,咱们国公府在平康坊不是还有一处别院吗?直接将一些亲眷安置在那里便好了。”
于氏点头:“我也是这个意思,但是京中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