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牧之,你说下贤兄邀请我等去淄州干嘛?还特意派车来接我们?”
说话的是晚唐着名诗人李商隐,此时他还是一个19岁的青葱少年。
“我哪知道?听说下贤兄和千仞贤弟在金龙真人那里混得不错,我想是富贵不忘旧友,想要邀请我们游玩吧!”
答话的也是晚唐着名诗人,和李商隐并称“小李杜”的杜牧,这会儿他也是一个19岁的青葱少年。
“我猜着沈亚之和沈云翔是想邀请你们两个去做官!”
插话的这位还是晚唐着名诗人,正是和李商隐并称为“温李”的温庭筠,今年也只有20岁。
这三个人能凑到一块儿,既是机缘也是巧合。
这事儿还得从沈亚之说起,自从沈亚之担任金龙观道门教授之后,有感于黄巢给与的优厚待遇,又挨不过弟弟沈云翔的一再怂恿,决定邀请自己的好友杜牧和李商隐来淄州“考察教育”。
实际上是想把这两个才华横溢的朋友也拉到淄州为官,黄巢给两人开出了节度使府掌书记和推官的职衔。
虽然只是两个从八品的小官,但是对于还没有进士及第的李杜二人来说,已经是不低的起点了。
不过李杜二人,都是系出名门,李商隐自称李唐宗室,杜牧乃是宰相杜佑之孙。
这俩人虽然现在都还混的不咋地,但是李商隐已经获得了宰相令狐楚的赏识,杜牧也获得了宰相牛僧孺的赏识,两人都处于发迹的前期。
所以沈亚之并没有直接说自己的目的,他想要让两个好友亲自来淄州看看,也许就愿意留下了。
至于温庭筠,这货纯粹是被黄宗旦给忽悠来的,按理说温庭筠也是名门之后(温庭筠,为唐太宗时宰相温彦博裔孙),应该与黄宗旦这个不第秀才没什么交集。
但是事情就是那么巧合,这两人连续两届都是同考生,而且都是落榜生,两人由此结识。
在宝历五年温庭筠又一次落榜后,温庭筠又在长安见到了自己的难兄黄宗旦。
不过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