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墉赶忙拼命磕头,口中连连称:“臣不敢,臣不敢。”一边说着,一边朝着乾隆拼命眨眼,眼神中透着不寻常之意。乾隆见状,眉头紧皱,虽满心疑窦,却还是强压怒火,摆了摆手道:“罢了,既然你如此推脱,朕不勉强,退下吧。”
散朝后,乾隆在御书房中来回踱步,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便命人宣刘墉前来。待刘墉一到,沉着脸问道:“刘墉,你今日朝堂之上是何意?休要欺瞒朕。”刘墉环顾四周,见无人后,低声说道:“陛下,此次查案,目标直指两淮盐政,而高恒国舅势力庞大,在朝中耳目众多。若臣大张旗鼓地领旨南下,消息极易走漏,届时查清真相便难上加难。所以朝堂之上,臣冒死抗旨,是想恳请微服私访,暗中探寻线索。”乾隆一听,神色稍缓,微微点头道:“原来你是这个意思,倒是朕错怪你了。”
刘墉接着说道:“陛下,此次南下,臣还想向陛下借一人。”乾隆问道:“哦?你要借谁?”刘墉神色凝重地回答:“臣想借李铁铮。”
乾隆微微皱眉,问道:“为何是他?”刘墉回应:“陛下,臣借李大人,一是因其武艺高强。此次南下,危机四伏,面对那些暗中作祟之人的阴谋诡计,难免有防不胜防之时。李大人武艺超群,有他在侧,可保臣安全,臣便能全心查案。”
乾隆轻哼一声:“哼,就只是因为他武艺高强?”刘墉忙道:“二则李大人机警过人。两淮之地官商勾结,关系网盘根错节,犹如一团乱麻。在这其中探寻真相,每一步都需谨慎。李大人聪慧睿智,能在复杂局势中洞察先机,可为臣出谋划策,助臣拨开迷雾,早日查清两淮盐引和林汝龙大人一案。”
我在朝堂上听闻刘墉拒绝钦差之命时,心中一惊。但看到刘墉朝皇帝眨眼,便猜到其中定有缘由。后来得知皇帝单独召见刘墉,便在殿外等候。待刘墉出来,我赶忙上前询问。刘墉简单说了几句,我一听,心中暗喜。我近日正为皇帝的猜忌而发愁,深知此时若能离京,暂避风头,或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