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慈悲为怀,答应了诸天的请求。不过他说:“尔等可先行散去,我要先好好思考一番,待得时机成熟,自会开坛论讲。”就这样,他在菩提树下又待了整整四十九天。
这四十九天里,佛陀每七天换一个方向打坐,又陆续证得了几项神通:
天耳通:能够听闻三界六道中众生苦乐忧喜的语言,以及世间一切声音,无有障碍;
他心通:能够知晓一切众生的心中所思所想,无隔无碍;
神境通:能够自由无碍地游涉往来于三界六道,随心所欲地现身。
这三项与之前所悟相贯通,统称“六通”。此时的佛陀,已经可以自由自在地往来三界六道,听到一切想听到的东西,知道一切想知道的事情。
此刻的他,若想离开这方天地,回归盘古世界,再也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拦他。
但是,此刻的多宝道人却已经不再满足于就此回去了,自己经历万载修炼、百世轮回才得到今天的结果,着实来之不易,他想要利用这个身份,在这天竺世界好好培育自己的势力,以后回去面对燃灯众人,自己才更有战胜的把握。
于是,他依然是按照佛陀的思想来行事,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如何使自己手下聚集更多的有能力的人手。
而眼下,众神都请求自己讲法,这个机会自然不能错过。所以,这四十九天中,他的心中也思考着一个重要问题:如何让深奥的佛法,变得简单易懂,让所有众生都能领悟?
这四十九天,佛陀都在思考着“十二因缘”和“四圣谛”的道理。这些都是他悟道时了悟的真理,但要向众生解释清楚谈何容易?
他观察到,众生的烦恼有深有浅。有的人执着于色欲享乐,有的人迷恋神通感应,有的人执着于清净寂灭。如果用同样的方法来度化,必定事倍功半。
于是他想出了\"五停心观\"的修行方法:对贪欲重的人教导不净观,对嗔恨重的人教导慈悲观,对愚痴重的人教导因缘观,对散乱重的人教导数息观,对我执重的人教导界分别观。
四十九天后,释迦牟尼来到鹿野苑,为他当初苦行之时结识的五位同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