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太子的病症,他本就心里没底;于自己的所为,也抱着些许歉意,心里虽不得不信了袁忠彻的话,只是唬他一下,想再次求证。
“臣父子跟随皇上二十多年,”袁忠彻以头触地,声泪俱下,“披肝沥胆,提刀仗剑, 一片冰心,天地可鉴。若皇上不信,则臣愿引颈就戮,死而无憾。”
见皇上无话,他略一停顿,遂和盘托出自己的意见,“若皇上信臣,再请陛下恕臣大胆直言,午门榜文一撤,皇太子即可痊愈,若有半点不实,臣项上人头随时交与陛下。” “暂且在肩上寄存几日,若不奏效,必取无疑。”永乐愣愣待了片刻,思绪皆无, 没办法,只能顺着袁忠彻的话往下说。他的话虽狠,语气却已无力,实际是默许了撤去午门外的榜文,摆摆手,让二人起来。 柳暗花明,蹇义说不出的感动,也算是随袁忠彻为太子做了一件大好事。但这种场合,他不敢有任何表示,为了加重太子的砝码,他忙说起朱瞻基,拱首道:“皇上,皇太孙天 资聪颖,越长越英武,越长越像皇上当年了。两年不见,高了很多,臣都认不出了。言辞谈吐潇洒俊逸,为人处世稳重大方,处处都透着博学和智慧,清雅绝俗中又有一股书卷之气,在陛下身边历练真是不一样啊!大婚之日,臣一定奉上一份重重的喜礼。” 一说到太孙,永乐再也怒不起来。 太子不称心,不能像他一样驰骋沙场,是一块心病;可太子妃张晋眉精明干练,将来必是和徐后一样,是一把主内的好手,堪称贤妻良母,仪范天下;从晋眉的儿子瞻基,也 能看到她的影子,承继了朱家的英气和风范。
“臣也一定要奉上的。”袁忠彻又适时插话,“十几年前,陛下让臣与父亲共同相视, 臣父子夜观天象,细推八字,皇太子父子不但为人仁孝善良,且都是太平天子之象。臣前 日又曾反复观测、揣摩多次,确实如此,确实如此啊!皇家后继有人,大明千秋万代,臣应该恭喜陛下才是!”
原来,永乐回京之后,心绪烦乱,犹豫不决,遂秘密让袁忠彻再为太子推算了一回, 忠彻今日算是一个回复。不过那是密旨,不便明说。
一轮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