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2/4)页
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
    以德治国当然要顺应民意,但如果以“大德”治国,那就不能考虑民意了。
    这句话就像经营一家饭铺,成功的经验不能等比例放大,应用在金陵的大酒楼身上,这个成功的经验就不一定好使。
    第三句:圣人苛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君主以强国为目的,能到到这个目的的办法就是好办法,那如果旧的政策不能强国,那就必须舍弃。
    陈凡将这三句经典,以及自己对这三句话的理解一一道出,随后他笑着开口道:“其实《史记》中,公孙鞅的【金句】更多。”
    “比如:疑行无名,疑事无功”。
    做事要果决,只要心里有纠结,那这个事情肯定办不成。
    “比如: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于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于民。”
    如果你比大家都高明,都有远见,那你必然被大家排斥。
    “再比如: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见于未萌。”
    蠢货就连已经完成的事情都理解不来,智者对于还没有开始的事情就有了足够的预见。
    “府台大人、县尊大人,公孙鞅能得秦孝公信重,所言确实颇为动人。”
    “那我斗胆请问二位大人,公孙鞅这些话,为什么这么让人动容?”
    周良弼稍一思索便点头道:“皆为骈体。”
    既然是讨论“术”,那周良弼自然不会讨论公孙鞅话中包含的道理。
    所以他只找了这几句话中,“骈体”这一个共性。
    陈凡抚掌笑道:“知府大人果然是杏榜先学,一言中的。”
    “没错,就是骈文,骈文对仗工整、音律铿锵,听者就算听不懂,也很容易被这股气势折服。”
    “譬如《滕王阁序》,甚多幼童皆喜读之,所因者,朗朗上口、气势逼人也。”
    所谓骈文,就是整篇文章都是由长长短短的各种对联组合起来。
    整篇看是一篇文章,拆散看就是好多副对联。
    这种文体的诞生,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对仗作为一种修辞手段,这种语言形式本身就自带说服力。
    根据另一个时空中,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韵律感和说服力成正比
第(2/4)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苏寒萧雨然妖龙古帝噬天龙帝姜天叶无雪霸天龙帝姜天姜天叶无雪hp格兰杰劝你别学习了噬天龙帝至尊鼎凌云寒月陆雪瑶赘婿宁毅苏檀儿我在年代文里胡吃海塞乡村桃运小傻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