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御站在铁门之外,中山装第三颗纽扣紧紧扣住咽喉,手里的牛皮纸袋被掌心的汗水洇出褶皱,里面装着他用三种颜色标注写出来的《国家矿脉理论》——红色圈注战略资源数据,蓝色标记矿难案例,黑色钢笔字在“安全保障体系”章节旁画满着重线。
这是他申请面见老人之后等到通知才过来这里的,这次恐怕会因他再次会掀起波澜。
“楚先生,请跟我来。”
秘书的声音惊醒了沉思楚御,他这才挪动脚步。
经过消防栓时,他瞥见自己的倒影:眼底泛着青黑,胡茬在下巴投下阴影,倒像是刚从井下上来的矿工,而非进京论政的商人。
办公室门推开的瞬间,浓郁的龙井茶香扑面而来。
老人坐在藤椅上,手中的放大镜正停留在华国的地质勘探报告上面,旁边还放着各种各样的地图。
阳光从斜侧方照进来,在老人银白的鬓角镀上金边,案头的台历被红笔圈住“1120全国矿产资源规划会议”,旁边摆着半块吃剩的芝麻酥——楚御记得,这是山西籍干部的标配。
“小楚,你说有重要的事情,什么事情?”
老人面目有些苍老了,忽然开口问道。
“这是我写的一些材料,还请您过目。”
老人疑惑的接过文件夹,将里面的纸张一一拿出,仔细的研读起来。
过了良久,老人用指尖敲了敲图表上的海外abc公司logo,
“你说他们用洗煤厂作掩护,具体怎么传送数据?”
楚御上前半步,皮鞋在打蜡地板上发出轻响:
“合资合同里有‘技术支持’条款,要求我方每月提交煤层渗透率、岩层应力数据。”
他从内袋摸出张照片,边角处还带着秦皇岛港的咸涩海风。
“这是七月十五日的‘奋进号’货轮,我花钱雇了水手混上船,在夹层里发现了材料,里面有阳泉矿的数据。”
老人接过照片,放大镜后的瞳孔骤然收缩——货轮编号与国安局通报的可疑船只完全一致。
他放下照片,指节敲了敲楚御带来的矿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