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景!”赵贵又是不假思索的答出,此时也想明白的李弼的顾虑。
“即便擒获了侯景,我军想取河南诸州也非易事,反是为高澄除了心腹大患,届时其大军必转攻我军此计不宜取,直接回绝便是。
另外去信给思政,让他进取颍川之时,小心提防侯景。”
此时王思政已至襄城郡驻守,侯景见李弼等人不能轻易上套,而军报又得梁国羊鸦仁援军已到汝水。
于是假称略地,引军出长社城南撤至悬瓠,与羊鸦仁相呼应。
将颍川空城拱手让与王思政,至此李弼也就引军撤回长安。
知西魏李弼主力军已经撤出河南,侯景也南撤,高澄遂决意先返晋阳着手处理父亲丧葬事宜。
先后召见高德政、唐邕等人至东柏堂后,又传了杨愔入室。
\"遵彦且坐。\"高澄并未抬头,仍自顾着检视陈元康录写各项需要交代的机要。
“谢过大将军赐座!”
“遵彦一向谨慎周详,倒也无需我再多言,待我回晋阳后,太原公就劳卿与德政悉心辅佐。
只是如今我事务繁忙,铨选之事,卿须严加把控,我不过是例行过场。若能得人,这吏部尚书一职,当由卿来担任。”
杨愔抱手应答后,高澄就将陈元康所拟条陈递给了他。
翻过一页,忽见文书中调任燕子献为门下省录事。
此前高洋有意调燕子献至尚书省,他还未上启,不想高澄已经有了安排。
“大将军,这燕子献?”
录事当然不及典签职高,高澄不过想调离燕子献出晋阳,也不知道杨愔为何有此一问。
“有何不妥?”
“也非不妥,先前下官曾想过调他入尚书省!如今依大将军安排便是!”
高澄点了点头,再交代了一句:“这燕子献求的官职,必然胜过他在西边任职的典签,倘若他有真才实干,也可酌情提拔该交代的也没其他的了,且先退下吧!”
又转向陈元康:“列京畿大都督事务,当条列详实,不得疏略,莫教我家二郎看得糊涂。”
杨愔听了高澄的话,踟蹰间低声说道:“大将军,其实其实太原公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