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上知道,但如今眼前没有合适的人选。”
话音未落,一名将领从班部中走出来,答道:
“臣虽不才,但愿意领军抵抗魏兵。”
“如果曹丕亲自渡江,臣必将其生擒,献给殿下;若他不渡江,臣也能大杀魏兵,令魏兵不敢正视东吴。”
孙权一看,原来是徐盛,便大喜道:
“如果能让你守江南一带,孤岂能有忧虑?”
于是,孙权封徐盛为安东将军,总镇建业、南徐军马。
徐盛谢恩后领命退去,立即下令各官军多置器械,多设旗帜,以防守江岸之计。
忽然,有一人挺身而出,说道:
“今日大王把重任交给将军,想要击败魏兵并擒拿曹丕,为什么不早早发兵渡江,在淮南迎敌?”
“等到曹丕兵到时,恐怕就来不及了。”
徐盛回头一看,原来是吴王的侄孙孙韶。
孙韶字公礼,担任扬威将军,曾在广陵守卫。
年少时气盛,极有胆量和勇气。
徐盛说道:
“曹丕势大,且有名将领军做先锋,无法轻易渡江迎敌。”
“待到他们的船只全部集结在北岸时,我自有办法破敌。”
孙韶说道:
“我麾下有三千精兵,而且对广陵的地势非常熟悉,我愿意亲自去江北与曹丕决一死战。”
“如果无法取胜,我愿意服从军令。”
但徐盛坚持不同意。
孙韶非常坚决,再三请求出征,徐盛愈加不肯同意。
最终,徐盛愤怒地说道:
“你如此不听号令,我怎能指挥其他将领?”
于是命令手下的武士把孙韶推出去斩首。
刀斧手将孙韶赶出营外,竖起黑旗示意处刑。
孙韶的部将赶紧飞报吴王孙权。
孙权得知后,急忙骑马赶到营地,命令刀斧手停手,救下了孙韶。
孙韶哭泣着奏道:
“我曾在广陵驻守,深知地形。”
“若不在广陵与曹丕决一死战,等他越过长江,东吴岂不完了!”
孙权进入营帐,徐盛迎接他入帐。
孙权问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