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盛答道:
“法律是国家的典刑,不是臣所立,更不是大王所立。”
“若因亲情宽免孙韶,如何让其他将士服从?”
孙权答道:
“韶虽然犯了法,但他年轻气盛,误犯军法。”
“这个孩子虽然姓俞,孤兄非常宠爱他,并赐姓孙,他也曾为我效力。”
“如果杀了他,岂不是辜负了我兄弟的情谊?”
徐盛则说道:
“既然如此,便暂且留下他吧。”
孙权命孙韶向徐盛拜谢,但孙韶却不愿下拜,他大声说道:
“依我看,应该立即引兵出征攻破曹丕!”
“如果要死,我也不服你的看法!”
徐盛听后脸色一变。
孙权怒斥孙韶离开,转向徐盛说道:
“即使没有这个孩子,兵力也不受影响,今后不要再用他。”
话音未落,孙权便转身离开。
晚上,收到消息称孙韶带领三千精兵悄悄过江去了。
徐盛担心这件事若被吴王知道会不好,于是派丁奉秘密出兵,带着三千兵力渡江接应孙韶。
与此同时,魏主曹丕乘龙舟抵达广陵,前军曹真已率兵在大江岸边列阵。
曹丕问道:
“江岸有多少兵?”
曹真回答:
“隔着江望去,并未见到任何人,也没有旗帜和营寨。”
曹丕说道:
“这一定是敌人的计谋。”
“我亲自去看看情况。”
于是他下令打开江道,放行龙舟,直驶至大江,停泊在岸边。
船上悬挂着龙凤、日月等五色旗帜,仪仗辉煌,光彩夺目。
曹丕端坐在船中,遥望江南,却依然看不见一兵一卒,便回头对刘晔、蒋济说道:
“可以渡江吗?”
刘晔回答:
“兵法有‘虚实’之说。”
“既然对方见到大军到来,怎么可能不做准备?”
“陛下不可急于行动。”
“应当等三五日,观察敌军的动静,然后再派先锋渡江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