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这才刚见面你说这做甚?别把人吓得以后不敢来了。”
戴济道:
“娘,舅舅说得不错,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舅舅这是高兴呢。”
陈天叶呵呵道:
“他呀,就盼着天天高朋满座,友尽天南地北,游遍万水千山呢!”
米为义道:
“舅舅还喜欢游历名川?”
陈桐答道:
“三山五岳,五湖四海,北漠南疆都去过,不过也就去了些名气大的名川,那些荒无人迹,还待人探寻发现的地方我早想去走一遭,可惜没能成行,我打算再过几月出门转转。”
十三岁的少女陈如念道:
“爹爹的心思总不在家里,那些荒山有什么好去的?”
陈桐道:
“临千川如览万古,登绝巅如入云天。看得越多,就想看更多。等你大了,在家里待久了,也一样会想着见见外面的世界。”
陈天叶摇头,道:
“一个人即使穷尽一生也没有办法做到历尽千川万壑。光是这水文一道,连郦先生都没亲自走过他笔下所有地方,况世易时迁?人会变,草木会变,节气会变,山水会变,连苍穹也都可能在变。”
陈桐道:
“不穷万里,如何晓人之微渺?不历百年,如何通千古之一瞬?”
陈如念道:
“在家里也能见晴雨、知天时。在山上能通晓,在院里就不能?若想见,处处能见,只是父亲心里觉得不能罢了。”
陈如欢道:
“见梧桐一叶而能知天下秋,父亲却被一叶障目,见不得真泰山。”
众皆大笑,这俩真是贴心小棉袄啊,怼起老爹来丝毫不留情面。
陈天叶笑道:
“念儿和欢儿说得对,若天地在心,何须将山川一一揽入怀中?”
林风庭反复品味这句话,不住点头,道:
“自然在创化孕育山川,人又何尝不是在内心创造润化自己的山川?古人云:‘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处处山水处处诗,处处人间处处画,既得妙笔丹青图,何向心外再求索?天地无穷极,人的神思也无穷极。脚步无法丈量天地,但神思或许可以,也或许会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