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拉近,聚焦在苏珈婉的脸上。那是一个乱世中最普通的女性,却又是所有受难者的象征。她的泪水、汗水与灰尘混在一起,目光却倔强而带着仇恨,似一把弯刀划开战火的沉寂。
这一幕拍摄结束后,全场安静了数秒,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苏珈婉从地上爬起,双膝因长时间跪地而微微颤抖,但她却一脸平静。沈洛走上前,伸手扶住她,目光中带着几分关切:“辛苦了。”
“能在这乱世中留下这样的影像,何谈辛苦。”苏珈婉微微一笑,声音轻柔却坚定。
剧组其他人纷纷围上来,七嘴八舌地表达着自己的惊叹与敬佩。然而,沈洛并未沉浸其中,他转身对众人说道:“这是最难的一场戏之一,但也是我们必须完成的场景之一。记住,我们拍的不是一部普通的电影,而是时代的挽歌。”
他的话掷地有声,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尽管他们的物资愈发短缺,尽管每一次的拍摄都要冒着生命危险,但他们知道,这部电影所承载的意义早已超越了普通的艺术创作,它是一种呐喊,是乱世中的一份见证。
夜深了,片场终于安静下来。沈洛独自坐在一盏昏暗的灯下,翻看着当天的拍摄胶片。他的眼神专注,每一帧画面都像是他的孩子。他轻声喃喃:“只有这样,才能让未来的人知道,这个年代的人们经历了什么。”
片场另一角,苏珈婉倚在椅子上,默默注视着他。昏黄的灯光洒在沈洛的身上,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仿佛一个孤独的骑士,在无垠的旷野上执着前行。
“沈先生,”她终于开口,“你有时候让我觉得,像是从未来来的。”
沈洛愣了一下,随即莞尔一笑:“或许吧,但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现在做的这些,是否能真正留下什么。”
苏珈婉点点头,没有再问,只是默默地握紧了手中的剧本。
战火纷飞,风雨如晦,然而在这些年轻的电影人心中,却始终燃烧着一团火,那是他们对信念的坚持,对未来的渴望。丹心孤影,逆风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