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5/12)页
 如果我们之前的肠胃一直是舒适的,那么基于过往的经验,我们对下一秒肠胃感觉的预测依然会是“没有任何疼痛”的。
    但此时,我们忽然体验到了一阵剧烈的肠胃痉挛、阵痛,这个“实际体验”与我们大脑中的“预测”是不相符的。
    自下而上的“实际的感官数据”与自上而下的“大脑的预测数据”相遇,产生的「预测误差」会被上传到大脑内部的预测模型,大脑会据此更新模型,做出新的预测。
    这便是我们之前所说的“贝叶斯大脑”与“预测编码模型”。
    03
    心理问题的本质:预测≠现实
    预测误差出现时,大脑就会通过制造强烈「情绪波动」的方式,来让我们为“意料之外”的现实做好准备,应对风险,解决问题。
    而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等其它心理问题,或者说人生一切痛苦的本质,正是我们大脑内部模型所给出的「预测」与我们对客观世界的「实际感受」之间,出现了频繁且越来越大的误差,导致我们情绪的震荡幅度越来越大。
    每一个焦虑、抑郁与强迫朋友,对世界的预期都是十分“精确”且“高”的。
    他们的脑海中总是充满了“应该”、“必须”、“一定”要“完美”的信念。
    或者说,他们根深蒂固地认为,人生是不应出现意外的。
    “高而精”准的预期,一方面,容易引发消极的联想、提前的担忧,因为担心自己的预测无法实现,所以不自觉假设糟糕的情形,提前做出防御、打算。
    另一方面面对同样的现实,悲观者也容易做出消沉的解读、诠释,这也就是为何焦虑、抑郁者眼中的世界远比真实的世界更消极、灰暗。
    例如,恐惧失眠的朋友,固执地认为自己每晚的睡眠状况应当是完美无暇的,不仅要超过8小时,而且必须是深度睡眠,一夜无梦。
    一旦稍微休息不好,就会激起强烈的不安与烦躁。
    社交恐惧的朋友,内心根植着“别人一定要尊重、喜欢我”的预期,哪怕他人只是不经意间的一句玩笑,一个随意的动作,都有可能因为“不在预测的范围之内”而引起焦虑、低落的情绪反应。
    还有洁癖的朋友对于“绝对整洁”的执着,强迫思维的朋友对于
第(5/12)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无敌仙医在都市休妻纳妾?发现我是公主后你哭什么都市:开局觉醒帝级丹火全民求生:只有我能看到系统提示难产夜!哭红眼!苏小姐不回头了重生后成了月神殿下的心尖宠小小假太监家贼难防:老婆是个扶弟魔大秦:始皇被我怼得心服口服闪婚霸总:身份曝光后震惊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