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最另类的那块稻田边上,十余个人正围在陌上。
若是仔细看去,那十余人中至少有七八人正矮身蹲在田埂上,他们一个个的都神情专注且仔细无比的查看稻田中的禾苗。
待看得仔细了,那三四位站着不矮身蹲地的人,却正是沙洲村的陈达田,陈达隆和陈友河。
且说,陈友河一大早动身去旱地里收割剩下的一亩多黄豆苗,刚将半数都已经黄叶枯萎的豆苗挑下坡地,送来村前的晒谷场。
都还未来得及将豆苗铺开晾晒,远远的便听到了有人叫自己的名字。
待听得仔细了,来人却是已经月余未见的桐江村谢家的秀才老爷。
秀才老爷见他挑了黄豆苗回晒谷场,甚是喜欢,也不顾黄豆苗生涩多毛,弯腰拾起一把就查看起来。
“嘶……友河贤侄,你这黄豆苗,每株苗圃上竟能结七八瓣豆荚。你,这是如何做到的呀?”
谢文元也没顾得上给陈友河做介绍,与他随行的人可有五人。虽说,陈友河曾经见过全部六人,可是,除了谢文元与他的随从路井路田之外,剩下三人他却是一点也不认识。
面对谢文元的询问,陈友河呵呵一笑,很不好意思的说道:“这个是稍微好一些的豆荚,其他地方的豆荚可没这么好。我这豆是轮换种的土地,且苗圃长成后还做过一些分株才有这般长势。”
“哦,你交换种植了何物?”
谢文元追问。
“还能有何物,就是高粱、黄豆两大作物轮换着来,偶尔种一些花生,有些时候也种些白薯。总之不能单独在一块地里连续两年种植豆子。否则豆苗容易出问题。”
陈友河说的这些谢文元也知道,这都是老一辈种地得出来的经验,不论是种黄豆还是种高粱,一块土地单独种一项农作物时最好不要连续种植两季。否则,农作物容易生病减产。
“这么说,你这块地的豆荚,能比其他处的产量高,便只有可能是你中途分植过豆苗所至?”
谢文元心中无比好奇,这种操作还能提高植株的单产?他是闻所未闻,听所未听呀。
听谢文元这么分析,他身旁身穿绸缎服饰的中年男子眼睛不由也亮了几分。
“确实有可能,不过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