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云淡风轻地一笑,并不争个辞藻上的输赢。
昕瑜知道太子哥哥为陛下的偏头痛献的灵药是瓦肆寻来的,瓦肆似有无穷无尽的资源向太子开放,就算是千年未遇之灵药,对他们来说,也似漫不经心就能提供。
因此太子对于跟瓦肆的合作也非常认可,威宁侯有次跟太子提及此事,也称赞了太子当时的果断,但同时也提醒太子不可掉以轻心。
太子不以为意地回答道:“晓之以利,动之以情,这是合作不会背叛的基础,我自信这两样都能够做到。”
谁也不会料到最后瓦肆的背叛会是这样的深刻且决绝。
最后一次见太子哥哥,还是在侯府中,他似乎忧心忡忡,预感到会遭遇什么不测,但并未向昕瑜言明。
只不过昕瑜通过察言观色也能够窥知一二。
李守稷仿佛在加深自己的印象,再次宽慰道:“昕瑜,我准备就这两天向父皇提出娶你为妃,不知你意下如何?”
昕瑜羞涩地微低下头,说:“这事不是早就定了的吗?我父亲也早有此意呀。”
李守稷微笑着说:“我还是想亲口听听你的意见。”
昕瑜用细如蚊吟的声音哼哼:“嗯,我听你的。”
李守稷就朗声笑道:“我守稷一生,能得此良配,也算未有虚度了。”
昕瑜却听出了其中的不祥之音,但她当时已被幸福冲昏,忽略了过去。
从此,再没见到太子哥哥。
过了几日,太子谋反事发,陛下震怒,朝野一片哀鸿,威宁侯府牵连其中,侯爷被赐死,爵位被削,降为平民,唯一称得上好的结果,是家人得以保存。
赫赫侯府,从此淡出昭国视野。
昕瑜心如死灰,几欲追随太子而去,却被母亲和兄长派人严加看护,她寻死无门,但如行尸走肉。
太子临死前,曾托人把玉麒麟交还给昕瑜,并留下遗言:“昕瑜,我自去死,你要好好活下去。成王败寇,我亦无悔,却不忍拖累于你。此玉麒麟,我无福消受,交还于你,你重新开始生活吧。”
过了几个月,李守稼成为新的太子,那时他们已经搬出了威宁侯府,住在了京都的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