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军事战略思想在应急管理的决策指挥层面也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孙子兵法》等军事着作中蕴含着丰富的战略谋划和决策理念,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强调了在应对事件前要充分了解情况,掌握事件的性质、规模、影响因素等各方面信息,现代应急管理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同样需要通过多渠道收集情报,运用现代的监测技术、数据分析方法等,对灾害的发展趋势、受灾区域情况、救援资源需求等进行精准评估,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应对方案;“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则启示我们在应急管理中要优先考虑通过策略性的规划、协调各方资源、沟通合作等方式来化解危机,尽量避免采取大规模的强制性措施,减少对社会正常秩序和人民生活的影响,例如在应对自然灾害时,通过提前预警、组织居民转移避险、协调各方力量进行预防准备等手段,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而不是等到灾害发生后再去被动应对。
古代的水利工程建设在应对水旱灾害方面有着卓越的智慧体现。都江堰水利工程堪称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它通过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等巧妙的工程构造,实现了自动分水、排沙、调节水量等功能,使得成都平原在两千多年来一直受益,既减少了洪水泛滥的危害,又保障了农田灌溉用水,维持了地区的农业生产和社会稳定。现代应急管理中的水利工程建设可以深入学习都江堰这种因势利导、顺应自然规律的治水理念,在河流治理、水库建设、灌溉系统规划等方面,充分考虑地形、水流、泥沙等自然因素,运用现代的工程技术打造多功能、可持续的水利设施,提高对水资源的调控能力,增强应对水旱灾害的韧性,比如在干旱地区建设能够有效收集和储存雨水、合理调配灌溉用水的水利工程,在洪水易发区域建设兼具防洪和生态调节功能的水利枢纽等。
古代的建筑技术在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方面也能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