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天文气象观测成果对应急管理中的灾害预警环节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古代通过长期对天文气象的观测,总结出了诸多气象变化的规律和预兆,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等谚语,虽然这些是基于经验的总结,但其中蕴含着一定的科学道理,现代应急管理可以利用现代气象观测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方法,对古代气象观测的经验和成果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和验证,提取其中有价值的信息,融入到现代气象灾害预警体系中,提高对暴雨、大风、雷电等气象灾害的预警精准度和时效性,提前发布预警信息,让社会公众和相关部门有足够的时间做好应对准备,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而且古代农民会根据天文气象的变化来安排农业生产活动,同时采取一些应对气象灾害的措施,比如在干旱时通过挖掘灌溉渠道、利用水车等工具进行人工灌溉,现代应急管理在农业领域同样可以借鉴这些经验,加强对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和预警,指导农民运用现代的灌溉技术、农业设施等科学手段,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和农事活动安排,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供应稳定。
古代的航海技术在海洋应急管理方面也有着独特的应用价值。古代航海者们凭借观察星象、海鸟、水流等自然现象来确定航向、判断位置,绘制出了虽精度不如现代电子海图但却蕴含着对海洋地理环境认知和航海路线规划思路的航海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