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筹想了好一会儿,才回道:“既是诸国学子,亦先教授其新文,后习我新国之言(论)?”
“既来我新国求学,便需识我新国文字,简化字通行我新国上下,他国学子为何学不得?不识我新文,怎可读我新国之书,辩我新国之论?”
“那此文舍建于何处?”文筹问道。
“任罘在邯郸营建新都,这文舍便建于新都邯郸,如何?”
这个木耒想了好久,开始他想将这文舍建在邢台,那样这些学子里面有不怀好意的人,也不会干扰到自己。
但是后来又一想,觉得还是邯郸好一些,邯郸是新国的都城,必须要让他们看到新国都城的繁华。要用高楼大厦、玻璃瓷砖,令他们感叹新国的富足;要用各种书册、印刷术、诗歌,令他们感叹新国文学的繁荣昌盛;要用水车、各种新式机械令他们感受新国科技的创新……
“邯郸为新国之都,可将文舍建于邯郸。但文舍二字是否太过鄙薄……”文筹又支支吾吾的提了点意见。
是啊,当初太子威的食肆就弄的那个场所就叫文舍,这可是国家的脸面啊,怎么能用这么小气的名字?
“文大夫可有中意之名?”
“国之学可称为宫,如学宫,亦可称学院。”
“邯郸学院,邯郸学宫……邯郸学院,邯郸学宫……”木耒反反复复的念了好几遍,感觉怎么叫都不上档次。
若是这学院、学宫真的名扬天下,日后国人说:天下最高学府乃是邯郸学院\/学宫……
不行,得改。
“叫书院如何?”
文筹略做思虑,答道:“邯郸书院亦可。”
“邯郸书院……邯郸书院……”木耒又念了好几遍,感觉还是不对味儿,问题好像出在邯郸这二字上,这个城市几千年没改名字啊。
新都学院?大新学院?新华学院?唉,还是不好听,感觉不够大气。
诸夏学院?木耒书院太行学院?大河学院?新河学院?天下书院?江湖书院?江河书院?江山书院?山河书院?
???山河书院!山河书院!!!
“我新国东临大河,西靠大山(太行山),若以山河为名,如何?”木耒强作镇定的说道。
“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