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源小时候,总是围在爷爷身边,看着爷爷熟练地处理鳗鱼。爷爷会从市场上挑选最新鲜的鳗鱼,那些鳗鱼在鱼篓里扭动着,身上的黏液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爷爷把鳗鱼带回家后,会先把鳗鱼放在一个大木盆里,用清水养着,让鳗鱼吐尽泥沙。
“书源啊,这鳗鱼可是个宝贝,要用心对待。”爷爷总是这样教导他。
那时候,书源就对制作酱烧鳗鱼的过程充满了好奇。他看着爷爷将鳗鱼去骨,鳗鱼的骨头虽然细小,但爷爷的手却很稳,刀锋轻轻一划,骨头就被完整地剔除了。爷爷告诉他,去骨的时候要顺着鳗鱼的纹理,这样才能保证鱼肉的完整。
接下来便是制作特制酱汁的环节。这是酱烧鳗鱼的灵魂所在。爷爷会拿出一个古老的陶制罐子,里面装着各种香料和调料。有八角、桂皮、香叶等常见的香料,还有一些爷爷秘而不宣的调料。爷爷把这些调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加入酱油、糖、酒等,在小火上慢慢熬制。
“这酱汁啊,就像咱们家的传家宝,每一种调料都有它的作用,少了一样,味道就不对了。”爷爷一边搅拌着酱汁,一边对书源说。
酱汁熬制好后,散发着浓郁的香气,那香气弥漫在整个厨房,让人垂涎欲滴。爷爷将去骨后的鳗鱼放入酱汁中腌制一段时间,让鳗鱼充分吸收酱汁的味道。
然后,爷爷把鳗鱼放入锅中烧煮。烧煮的时候,火候的掌握至关重要。爷爷会用小火慢慢炖煮,不时地翻动鳗鱼,确保鳗鱼的每一处都能均匀受热。在炖煮的过程中,鳗鱼的肉质逐渐变得鲜嫩,酱汁也慢慢地渗透到鱼肉的每一丝纤维里。
书源在一旁看得入神,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学会这道宁波酱烧鳗鱼。
随着书源渐渐长大,他开始正式向爷爷学习制作这道菜。起初,他的手法还很生疏。在去骨的时候,总是不小心把鳗鱼的肉划破,或者残留一些细小的骨头。制作酱汁的时候,也把握不好调料的比例,不是太咸就是太甜。
“孩子,不要着急,这道菜讲究的就是耐心和细心。”爷爷总是耐心地指导他。
书源没有放弃,他每天都会早早地来到厨房,练习处理鳗鱼。他拿着一把小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