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大战即将拉开帷幕。
刘备收到曹操的邀请后,欣然应允。
他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若曹操败于袁绍之手,下一个目标便是自己。
于是刘备整顿兵马,往曹操阵营而来。
苏然得知刘备前来,便向曹操进言,可以先让刘备军打头阵试探袁绍军情。
曹操有些犹豫,毕竟刘备也是一方诸侯,如此安排恐生嫌隙。
但苏然分析道,刘备既已决心联盟,必定不会拒绝这一安排,而且此举可显示出曹操对他的信任,让他更加尽心作战。
曹操最终听从了苏然的话。
刘备领命之后,毫无怨言,率领部众向着袁绍大军进发。
袁绍见刘备前来,以为有机可乘,下令颜良出击。
刘备军奋力抵抗,虽处于下风,但成功摸清了袁绍军的一些战术特点,并将情报传递给曹操。
曹操据此调整战略,准备迎接袁绍的全面进攻,而苏然则在后方积极筹备粮草物资,确保这场大战能够顺利进行下去。
曹操与袁绍的大军终于正面交锋。
战场上喊杀声震天,双方将士奋勇拼杀。
曹操依据刘备传来的情报,巧妙地指挥军队应对袁绍的攻击。
李典负责押运粮草,一路小心翼翼。
然而,袁绍军中谋士许攸察觉到曹操粮草运输的重要性,派轻骑偷袭。
苏然早有防备,他暗中布置了一支伏兵。
当袁绍的轻骑来袭时,伏兵杀出,将来敌打得落花流水。
曹操这边士气大振,逐渐扭转战局。
袁绍见状,亲自督战,欲挽回颓势。
曹操则身先士卒,激励将士们勇往直前。
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双方死伤无数。
关键时刻,曹操采用奇袭之计,派兵绕道袁绍侧翼发动猛攻。
袁绍军大乱,颜良、文丑在乱军中被杀。
袁绍大败,带着残兵败将狼狈逃窜。
此役过后,曹操论功行赏。
苏然因多次献计有功,被委以重任。
李典因保障粮草得力,得到曹操嘉奖。
刘备也因参与此战,巩固了与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