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幼,他便在家族的熏陶之下,心中早早立下了传承家族书法荣耀的坚定志向。
家中的长辈们怜他年幼孤苦,对他的教导愈发严苛。
卫瓘每日鸡鸣而起,无论春夏秋冬,从不间断。
那小小的书房,成为了他逐梦的战场。
夏日,酷热难耐,仿佛空气都被炙烤得扭曲。
汗水如注,湿透了他的衣衫,但卫瓘临摹先辈字帖的笔触未曾停歇。
他全神贯注,一笔一划皆用心至极,仿佛在与先辈们进行着跨越时空的对话。
冬日,严寒刺骨,冰冷的空气能冻僵人的呼吸。
卫瓘的手指常常被冻得红肿僵硬,但他仍紧握笔杆,不肯放松半分。
那冻得发紫的嘴唇,偶尔呵出的白气,都见证着他的执着与坚韧。
一日,城中一位极有名望的大儒前来拜访卫家。
在庭院的回廊转角处,偶然看到卫瓘专心练字的身影。
大儒不禁凑近细看,大为惊叹。
此大儒本就对卫家的书法赞赏有加,如今见这小小年纪的卫瓘如此刻苦,且在书法上颇具天赋,当下便决定收他为徒。
在大儒的悉心教导下,卫瓘如鱼得水。
他不仅书法技艺日益精进,在运笔、用墨、布局等方面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更广泛涉猎经史子集,学识如春日之苗,不见其长,日有所增。
随着岁月的流逝,卫瓘的名声如同春风吹过的花朵,慢慢在世间传开。
众人皆知这少年乃是书法世家之后,且天赋异禀,勤奋刻苦,将来必成大器。
而卫瓘并未因此骄傲自满,始终铭记父亲的遗志与家族的期望。
他深知,眼前的赞誉不过是前行路上的微风,真正的高峰还在远方等待他去攀登。
于是,他越发潜心钻研书法之道,追求更高的境界。
不久后,曹魏朝廷听闻了卫瓘的大名。
因其才华出众,品德高尚,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世间闪耀,朝廷决定召他入朝为官。
初入朝堂,卫瓘犹如踏入一片迷雾森林。
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