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与肉体的双重折磨,让常宁上班时频繁出错。一次检票,他恍惚间看错车次,险些放错旅客,惹来旅客的一顿数落、主任的当众辱骂。常宁低着头,紧咬嘴唇,把所有委屈憋回肚里。
就这样浑浑噩噩的过了两年,因工作调动。常宁怀揣着复杂的心情,拖着行李箱踏入哈尔滨客运站。往昔的阴霾仍沉甸甸地压在心头,可心底也悄然燃起一丝期许,盼着新环境能一扫晦气,开启全新生活。
起初,新同事们待他亲和友善,领导也赏识他踏实肯干的性子,常宁紧绷的神经慢慢松弛下来,脸上久违地有了笑容,工作愈发投入,还时常主动加班,帮着解决客流高峰的难题。
但安稳日子没过多久,变故突生。客运站新来了位分管后勤的副站长,听闻常宁是从绥化车务段调来的,不知怎的,无端对他生出偏见,重燃常宁心底的恐惧。这位副站长时常鸡蛋里挑骨头,检查卫生时,哪怕角落仅有一丝浮灰,都能招来他一顿尖酸斥责;排班时,专挑节假日、暴雪天这类难捱的时段分给常宁,美其名曰“磨炼新人”。
常宁的身体本就虚弱,经不住这般折腾。一次大雪天,路面湿滑、旅客扎堆,他连轴转了十几个小时维持秩序,体力透支,眼前一黑栽倒在地。等他悠悠转醒,睁眼便是副站长冷漠嫌弃的脸,劈头盖脸就是指责:“这么点活儿就扛不住了?别耽误工作!”
常宁听着副站长的数落,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嵌入手心,满心都是不甘与愤怒,却又强忍着没吭声。本以为同事们会体谅自己的不易,可没想到,风向渐渐变了。
个别同事眼见副站长刁难常宁,竟也跟着落井下石。交接工作时,故意遗漏关键事项,害得常宁频频出错;组队执行任务,他们佯装忙碌,把最重、最累的活儿都甩给常宁,自己却在一旁偷懒闲聊。有回搬运物资,常宁一人吃力地拖着沉重箱子,累得气喘吁吁,向身旁同事投去求助的目光,那人却翻了个白眼,阴阳怪气地说:“哟,你不是挺能吃苦的吗?这点活儿就喊累啦。”
孤立无援的常宁,每日身心俱疲,上班成了煎熬。夜里回到宿舍,他望着镜子里愈发憔悴的面容,眼眶泛红,几近崩溃。但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儿没丢,常宁决定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