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
“陈寅。”
贤妃着实吃惊了,居然是陈寅?
说起陈家,谁不得称赞一声。
原以为陈阔身废后失踪,陈家后辈再无人出。
却没想,陈家嫡出的二公子陈培高中,是皇上钦点的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一职。
陈培却自请外出南下,谋一县官之职。
说要去兄长曾经历练的地方,走走看看。
皇上爱其才感其情,允了。
于是,又直接命陈家行三的庶子陈寅,入了翰林院。
多少人说,陈寅是沾了父兄的光。
毕竟长子陈阔为救二皇子断臂,后杳无音信。
二子陈培高中后又自请外出。
所以才轮到他。
却忘了,陈寅也是二甲十一。
如今,陈寅已经是翰林院侍读。
但世人夸赞陈寅之前,都先夸一句,不愧是陈家,礼教世家。
贤妃脑子宕机。不解。
“陈家,自然是好的。可谁不知道,陈家之前亲近的是勤王。”
司怀铮一副正是如此的表情。
“没错,可陈寅在家里又不得重视,哪怕他如今进了翰林院,大家都笃定,有陈尚书跟陈培在,就不会有他的出头之日。父皇用陈文翼还算顺手,这个礼部尚书的位置是不会动的。再启用一个陈培,已经是天大的恩德。那还有陈寅什么事?”
贤妃傻傻点头。
“确实有传言说,皇上是为了安抚陈阔一事,才钦点了陈培为探花。”
司怀铮细细给她分析。
“所以,不管陈培是不是真才实学,已经被父皇关照了。那么陈寅一个各方面条件不足的庶子,能得二甲,肯定是真才实学。他能从编修到侍读,专为皇子们讲读,可见连贺大学士跟父皇,也是认可了他的能力。”
贤妃被他绕晕了。
“所以,就因为这个?”
山栀已经挪到很后面,坐在矮凳上撸猫了。
猜不中司怀铮能不能说服贤妃。
如果没法说服贤妃,就得去怂恿小六。
还真是,操碎了心啊。
不过这里面的弯弯绕绕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