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赵恒马上召集所有在京的两府大臣商议此事。
赵恒说道:“朕确实有意让宋辽两国达成永久性和约,但自古夷狄都是我中国之心腹大患,而如果我们不能在德行和兵势上彻底压倒他们,那么他们定然不会真心臣服。王继忠在信里所表达的意思朕很清楚,但这事的真伪却有待考量。”
毕士安回道:“这些年来从辽国那边跑过来的投诚者都说辽国上下很畏惧陛下的英明神武,他们担心我朝有朝一日会再度兴兵收复幽燕。辽国这次虽然兵势甚大,但如今他们兵锋受挫且又不甘心就此退兵,所以这才让王继忠暗中请和,臣觉得此事可信。”
赵恒这时候却显得很冷静和理智,他说道:“辽国若果真请和当然是好事,但是他们必然会有条件。如果他们只是想要些财物倒也没什么,我最担心的是他们会以关南之地曾经属于辽国而向我朝提出归还的要求,若是如此朕绝不答应,朕必将亲临前线驱逐敌寇!”
君臣一番商议之后,宋朝这边决定相信王继忠所言非虚。赵恒以手诏让石普向王继忠转达他的旨意:和议可行,如果辽国真有诚意且还有更进一步的行动就通过石普转达即可。
王继忠在信里希望赵恒能够先派出使者前去辽国御营商讨议和之事,但赵恒予以了拒绝,他不想在未得到辽国君主正式请和的情况下主动派人前去议和,那样一来会显得是宋朝在主动向辽国求和,而且是在辽国人的大军威吓之下请和,如此一来这个脸可就让赵恒丢大了,那样就成了是宋朝在向辽国乞和。
中原的皇帝最要面子也最讲究个名分和仪式感,你萧燕燕知道要面子,所以通过王继忠以一种非正式的方式在私下里求和,但你却要赵恒以皇命的形式派人去你那里议和,难道赵恒就不要面子吗?大宋就不要面子吗?
辽国这边一面对定州的王超虎视眈眈,一面又在定州以东大肆扫荡,但同时又派王继忠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