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辽国在得到通报后立马派遣了一个接伴使前来边境迎接并在此之后全程陪护,而宋使所过之地的辽国地方长官更是在其入境后率领大小官员列队相迎,当地百姓更是为宋朝的使者敬酒于马前且焚香以迎。最出人意料的还是辽国皇帝耶律隆绪的举动,他在得知宋朝的使者来给自己母亲贺寿竟然专程跑到了幽州并多次为孙仅等人设宴款待。在接下了宋朝的贺礼之后,辽国方面自然也得回礼,相比宋朝那堆琳琅满目的贺礼,辽国的回礼就显得“豪放”了一些,除了一些珍贵器物之外便是他们大草原上的土特产——良马五百余匹。两相比较,辽国的回礼其实并不比宋朝轻多少。
从辽国君臣的以上所为其实不难看出,辽国当初南下之时极力想要促成宋辽之间实现盟和绝对是发自真心,而非权宜之计或是在耍弄什么心机。还是那句话,辽国不是匈奴或突厥,立国百年之后,契丹族的精英人士早不以毡帐狩猎为人生第一快事,他们有了城郭和宫殿,他们为能工巧技而称奇,他们为声色戏乐而痴迷,汉人的诗书礼仪和琴棋书画更是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门。这是一个正在且已经深度汉化的民族和国家,简而言之,他们也早就在向往安宁与和平。
单就辽国方面来说,它想要跟宋朝盟好其实也是出于自身所处的局面和利益考量,两国盟好对辽国来说是绝对的利大于弊。我们都说宋朝的边患很严重,其实辽国的边患比宋朝还要严重,尽管宋辽双方互为彼此最大的边患,但宋朝其实说白了也仅仅只是北方和西北两处边患而已,宋朝的东面是大海,南边基本上也是大海,唯一的一个贼眉鼠眼的交趾也不过是跳梁小丑而已,可辽国呢?辽国的南边是曾经两次发动几十万大军北伐其境的宋朝,西南边则是开始壮大的党项人和回鹘人,西边则是尚未崛起但却剽悍难制的诸如阻卜、乌古和敌烈等蒙古诸部,北边则是现在被其压制和奴役但却从未彻底屈服并最终将会让辽国遭受亡国之祸的女真人,就连他的东边也还有个对其口服心不服的高丽国。
再者说,辽国本身就不是一个单一民族的国家,而是一个在不断地开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