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睿宗时期(1105-1122)甚至采用宋朝年号,开京设立专供宋商的“清州馆”。
1123年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详细记载了宋船队访丽盛况。
第一次的背叛是在契丹时期,高丽成宗在契丹三次南侵压力下,接受辽圣宗册封为“开府仪同三司尚书令高丽国王”,停止使用北宋淳化年号。
辽国特许高丽高丽商队在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免税贸易。
第二次是在高丽显宗在击退契丹第三次入侵后,秘密遣使携《青瓷嵌银丝龙纹壶》赴汴京,壶内藏契丹布防图,但次年仍向辽缴纳岁币。
结果导致大宋战略方针失控。
第三次就是高丽仁宗在金灭辽后,接受金太宗册封,彻底终止与北宋的外交关系。
拆除开京「大宋皇帝功德碑」(1103年立)。
将清州馆宋商迁至「隔离坊」,并且高丽的水军都统制崔弘嗣击沉3艘试图靠岸的明州商船。
第四次,南宋使臣吴敦礼携高宗亲笔信《赐高丽王楷诏》请求联合抗金,结果高丽扣留宋使船只(载重2000料)。
并且向向金通报宋使行程,将诏书改写为《贺金主生辰表》转献。
第五次,则是更为嚣张,直接派兵攻打大宋的国土,联蒙制宋。
蒙古第一次东征高丽期间,高丽高宗将俘获的南宋水师「车船图纸」转交蒙古。
并且高丽允许蒙古使用全罗南道丽水港作为攻宋跳板。
还派遣「丽蒙联军」参与襄阳围攻战。
这仅仅是在大宋期间的背刺,在多个朝代,高丽都扮演了不太光彩的角色。
而且,最牛的是竟然还在大宋朝廷安插了一名间谍,所用的传递情报的方式简直是间谍的楷模。
同时效力高丽枢密院与南宋枢密院的跨国间谍,崔惟清在宋金对峙的夹缝中活跃近四十年,其生存术堪称古代东亚情报战的巅峰案例。
利用文书的时效差,获取情报,宋廷诏令经明州(宁波)至高丽开京需25日,而高丽表章至临安需30日。
崔惟清利用5天空档篡改文书将高丽《贺正表》中“谨贺大宋皇帝”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