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赐《历日》封面夹入契丹小字情报,利用宋朝海关不查天文历法的漏洞,传递情报。
更绝的是伪造官印,宋丽官印均用朱砂印泥,但宋印含微量水银(hgs含量达92),丽印掺入鲸脂(凝固点-5c)。
崔惟清私制“阴阳印”,阳面仿宋印配方用于开封,阴面仿丽印配方用于开京,温差超过10c时印文自动消隐。
而且他还在情报加工方面,堪称古代的零零七。
特制书写系统,朱笔:矾水写宋军布防(遇水显形)。
墨笔:乌贼汁写高丽宫廷动态(三月后褪色)
青笔:靛蓝掺砒霜写金国情报(可毒杀开封译吏)
崔氏在庆州(今韩国庆州)驯养专食楮树皮的“玉腰奴”蛀虫,将情报刻于特制楮纸,蛀穿第3、7、11孔,情报属实。
蛀穿双数孔,情报为假。
此法使同一份奏折在宋丽两地呈现不同缺损形态,传递相反信息。
最绝的是他的官服可以变形,崔惟清官服内衬藏有可拆卸织物,拆去孔雀纹补子即变从五品绯袍。
翻转袖口露出獬豸绣纹即成御史台服饰,能在30秒内完成宋丽官制切换,曾创下日换7次官服的记录。
1987年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发现的铜匣内,藏有崔惟清亲制密码系统。
云纹定位:以《千里江山图》为坐标,云朵形状对应军事据点(卷云=水寨,积云=粮仓)
鸟形代码:37种鸟类对应不同行动(白鹭=撤军,乌鸦=增援,戴胜=议和)
组合规则:鸟首方向决定时间(东=寅时,西=申时),鸟爪数量决定兵力(三爪=三百人)
该密码本使用蚕丝与金箔复合纸张,遇火不燃,遇水显形,堪称13世纪东亚情报技术的巅峰之作。
此时,高丽的十二艘战船正在向停靠在高丽海域的大宋战船开去,他们认为大宋肯定不能预料到他们的偷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