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季如风出现,提出藩王弊端,老朱便鲜有提及。
此番急援边关,从遥远的倭国,疾驰而来,季如风有意把朱棣排除在诸事之外。
为的就是避免朱棣过多接触北平,不论是士卒将军还是边关百姓,只要没有过多接触,就能避免他们之间产生纠葛。
因果之事,一旦产生,便很难改变。
此时,在季如风安排下,朱标、朱棡、朱樉三人,正带领着边关守将,挨家挨户,去送阵亡通知。
阵亡士卒的是尸首,都是集中统一处理。
能送回家中的,只有一缕青丝及腰牌。
腰牌是洪武八年军改之后的产物,是一块三指宽两寸长的铁牌。
正面刻着士卒姓名,背面刻着军衔。
居庸关,长城沿线的重要关隘之一。
地势险要,北平府的西北门户。
此役,被鞑靼朵颜部攻破,守关三千将士,集中殉国。
朵颜部入关后,进行了一天的劫掠,给百姓造成了极大伤害。
朱标一行人面色凝重,手中紧紧握着那承载着将士们生命印记的腰牌与青丝,踏入了第一户阵亡士卒的家中。
屋里,一位老妇人正坐在简陋的木椅上,眼神空洞地望着门口。
当她看到朱标等人手中之物时,身子猛地一颤,眼中瞬间蓄满了泪水。
朱标缓缓走到老妇人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声音略带哽咽地说道:“大娘,您的儿子为了大明,为了守护这片土地,英勇牺牲了。他是大明的英雄,我们代表朝廷,感谢他的奉献。”
老妇人再也忍不住,放声痛哭起来,哭声在这狭小的屋子里回荡,揪着每一个人的心。
朱标等人默默站着,待老妇人稍微平复后,才将腰牌和青丝递到她手中。
老妇人颤抖着双手接过,紧紧地贴在胸口,仿佛那是儿子尚存的温度。
随后,朱标又带着众人走向下一户。
每到一户,皆是相似的场景,遗孀们或是泪如雨下,或是泣不成声,孩子们则瞪大了惊恐的眼睛,看着大人们悲痛的模样,似懂非懂。
朱标强忍着内心的悲痛,每到一家,都重复着同样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