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先下去吧。”建安帝吩咐道。
“是。”
郑颢起身退出御书房。
有专门的太监接引他,送他回到翰林院。
一路上,郑颢的神色和来时一样,不骄不躁,从容不迫,但他的脑海里思绪纷飞。
他回忆起,刚才在御书房和建安帝的对话。
对方为世家大族所压制,如今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但朝堂之上,已经没有能够与世家大族抗衡的寒门庶族出身的大臣。
建安帝急需一把刀,这把刀必须和世家没有牵扯,以他的意愿为意愿,且对世家大族毫无畏惧之心。
恰好,新科进士中就有一位,且是建安帝钦点的状元郎,天子门生,少年意气,作为一把刀再合适不过了。
郑颢不厌恶,也不畏惧建安帝让他作为对付朝臣的利刃,富贵险中求,即便建安帝没有提拔他为监察御史,郑颢也会从其他地方寻找高升的通径。
他等不起,顾叔也等不起,在翰林院苦熬多年,一步一步往上升迁不是郑颢想走的路。
他需要权力,需要快速掌控天下的权力,这样他和顾叔在一起后,才不会有人妄言,阻碍他和顾叔大好的姻缘。
监察御史是他迈向权利的第一步。
翰林院修撰为从六品,监察御史为正七品,后者看似比前者品级低,但论实权,监察御史能够监控百官,直达天听,上至皇亲国戚,下至州县官员,皆要在其面前小心翼翼做人。
相应的,监察御史也是最容易得罪人的,若为上面之人赏识则平步青云,若一时运气不好,亦会成为多方斗法的炮灰。
种种富贵机遇与危险挑战并存。
建安帝没有立马下旨,令他兼任监察御史一职,亦是为了考察他,或者驯服他。
令他日日惶恐不安,心生疑虑,陛下是否会召见其他新科进士,也同他们说了类似的话,一月后,他是否真的能成功兼任监察御史。
一番胆战心惊后,建安帝如约下旨,寻常小官皆会对圣上感恩戴德,但是,建安帝偏偏遇到的是,看似恭顺谦和实则一身反骨的郑颢。
说一句狂妄的话,若非现在郑颢位卑言轻,龙椅的宝座他也不是不敢想。
回到客栈,郑颢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