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让陈瑾湛招待。
两人回到陈瑾湛的书房后,孟循才说出今日来的目的。
“姑父,循儿今日来有件要事请教。”
“致怀你说。”
“还是你们书院学子,祝家郎君被下毒一事。凶犯一死,小侄再也没有找出有用的线索。”
此案陈瑾湛当然知晓,他心中也是遗憾,自己的学生祝锦文遭遇如此变故。
“线索断了,小侄也找不出破绽来。”
“可小侄不甘让他成为一桩悬案,就想以此结案。”
“今日来,就是想问问姑父的看法。”
看出了孟循的急功近利,不用想也知道,是身边其他官吏的建议。
陈瑾湛耐心劝道:“致怀不可,为官之道,重在责任二字。”
“不能为了自己的功绩,草草了事。”
“自古以来,衙门悬案不在少数,实在查不出来也无人问罪。”
“你只须尽力就好,并不是有意而为的。”
“可此次事件,你们县衙的责任在于对犯人看护不周,若是你强行结案,便是有意为之,经不起推敲。”
“那么长此以往,你用惯了此法也只能是战战兢兢,心中没有踏实的一刻。”
“你的政绩也像那基石,底下松松垮垮,如何能盖出牢固的房屋。 ”
孟循恍然大悟,神色愧疚道:“小侄实在惭愧,被功绩迷了眼。今日听姑父一声教诲。受益终身。”
腊月十三这日,是春婆和季大夫大喜的日子。
两人只请了春婆子的娘家人,和村中几户关系较好的。
谢书淮母子俩,还有运姐儿都去了。
林玉禾心痒痒,却不能出屋子,只能和杨氏待在屋内。
心中失落不已。
她还是头一次,见老人大婚。
也想去凑凑热闹。
用过饭食后,崔氏和运姐儿还不舍得走,说是要闹两人的洞房。
谢书淮对这些不感兴趣,早早就回了家。
回到东屋后,他身上还有淡淡的酒味。
他便从怀中掏出几颗番薯糖来,放到林玉禾手上。
“春婶,让我给你带回来的。”
这个糖,林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