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因此,辛宪英说的百姓苦不堪言,也是没错,至于要不要“大赦天下”,用不用“小皇帝刘懿上朝,皇后伏寿垂帘”作为理由,袁熙可不会直接听辛宪英的,他需要跟自己的核心人员商讨一下。
结果很有意思,包括田丰、沮授、诸葛亮、司马懿、贾诩等几乎所有人都支持“大赦天下”,却不支持立刻给“小皇帝刘懿上朝,太后伏寿垂帘”这件事开绿灯。直到最后,袁熙坚持要在延康二年的正旦大朝会上宣布“小皇帝刘懿上朝,太后伏寿垂帘”相关事宜,而且是无论这帮人答不答应,都要说出来的时候,田丰等人才吐口表示同意。
之后,诸葛亮单独留下要求奏对。
“怎么,还想劝劝我?”袁熙看的出来,诸葛亮虽然不同意提前让“小皇帝刘懿上朝,太后伏寿垂帘”这件事,但是诸葛亮显然有别的意见。
“‘大赦天下’是好事,这是大功绩,可是大将军把‘大赦天下’的功绩归结在‘小皇帝刘懿上朝,太后伏寿垂帘’上,实在不算明智,虽然我等都知道这样会比较合理,但是此类说法实在浪费了这么好的施恩于天下的机会,所以还是希望大将军三思!”诸葛亮说出了核心问题,也就是说“大赦天下”的是袁熙,但是受益的是小皇帝和太后伏寿。
“你有什么计划?直接说!”袁熙看出了诸葛亮显然有别的提议,直接问道。
“大将军请看,这是在之前在洛阳曹家搜出来的东西。”诸葛亮拿出一堆信件,放到了袁熙面前,似乎是确认了很久才敢拿出来给袁熙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