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每每立志北伐,却都是量小心狭的鼠辈作风,已经是案板上的肉等着被收割。
蜀汉求援时吴派三路大军支援,其中一路是去攻魏,有趁火打劫之意。其余二路虽然有心入蜀支援,但并未出全力,荆州兵马动向让蜀汉看不到什么希望。
刘禅本就心志不坚,益州士族更是一心想降,吴将怕是做梦也想不到蜀汉那么快就投降了。吴与蜀汉真的是没半个人物了,预事皆昏,骨气全无。
吴将在蜀汉投降后便动起了攻占蜀地的心思,谁想到镇守永安的罗宪大骂吴将,立死志抗吴。
你想想,蜀地已然无主,罗宪为什么还要贴上身家性命去死守呢?”
“是啊,他们不考虑刘禅跟士族的心思,只是自以为的想收渔翁之利,蜀亡后也不思安抚却像仇敌一样去抢夺城池。只图眼前利益未见半分手段,寒了蜀汉忠直之士的心,最终反倒什么也得不到。”
“所以才说鼠辈啊,如果他们能用实际行动来拉拢蜀地,蜀地该仍旧有很多人想复仇或复国的吧,联合起来也未必能让魏国占到便宜。”
“二伯,说到底跟魏差不多,吴蜀也都是士族拖着整个国家的后腿吧,他们掌握了国家大量的资源却不出力。
朝堂上都是那些不识人间疾苦的士族大家,垄断了人才和资产,只认利益不认君主,只争田产不管百姓。
这个毒瘤以后必将拖垮整个天下,如今果真是阴盛阳衰的时代……”
“你这一套套的哪学的,不过你说倒的也没错。高平陵事变的时候孙权可还活着,从那之后吴国重心便落回到了士族与王权的斗争,人人都知道,但知道又能怎么样呢?”
“是啊,有什么用呢。”
“你也别想那些了,好好读书。等以后天下大定,辅佐贤明的君主自然能处理这些问题,现在谁也没办法。”
我刚要说什么,二伯的手下快速来请说有急事,二伯眉头微微一皱,看着父亲的坟墓苦笑一声便离去了。
二伯走后我一想到诸葛丞相就难过,我早就觉得他跟父亲是同一类人。
我守着父亲的坟墓哭的很大声,我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个人在这乱世又有什么用呢?
关于守孝,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