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3/4)页
肯定会骂我迂腐,有时候我甚至会想象一下父亲会怎么骂我。
    可这是我的事,无关礼节,只是想这么做罢了。
    随着一天天过去,每天守着父亲的坟墓就好像父亲还没死,就好像他一直激励着我去看书思考。
    慢慢的我也开始平静,内心终于肯接受了父亲的死亡。
    或许孔子延续周礼的制度并不是为了做给人看……
    或许这些礼节背后的用意并不是看起来那么简单。
    孝这个字并不只意味着一代人,人们说孝顺只在心里,可如果没有这些仪式和形式,孝便无法发酵。
    我突然也能理解大阮伯伯吐血了,他把这些繁琐的礼节看成狗屁,但性情至真至纯,母亲死去过于悲伤又无法宣泄,自然郁结于心。
    死后守孝逢七烧纸,便能把对父母的思念寄托于这种形式。通过这些具体的行动,更容易消化失去亲人的情绪,不会让人在无意识时堵在心里成为心结。
    而持礼节的时候更是把生与死结合起来,悼念亡者更要兼顾生者,此时正是我们思考生与死的关键时期。与死者和解与生者互动,通过怀念上一代人更好地延续优秀的品质,也自然明白了该如何对待下一代人。
    人生在世最大的课题不过生死,所以婚礼和丧礼最为繁琐。或许,礼背后的东西才是真正值得感受的。
    我突然明白了老子所说的,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承载道德和感情的礼节本身最终会流于形式,我们要做的是感受礼节背后的用意,德仁义礼都是道的演化,也是人逐渐被蒙蔽的过程。
    本就是本来如此,但人往往被无数欲望遮蔽,看不到这本来如此。
    我也仿佛明白了孔子。
    他知道世风日下不可逆转,所以收集周礼妄图通过礼节来唤醒人们心中的仁义道德,也希望通过礼节来控制欲望过多却无法被束缚的权贵们。
    从这个角度说,礼便是道最后的底线。
    通过尊礼来克制自己,就像一个绳索一样套住自己过多的欲望,在礼节当中慢慢感受仁义,而后求德求道。这原来是个长期实践的过程……
    可惜当今时代的人没多少人能静下心来体悟了,那么礼也就仅剩繁琐了。
 
第(3/4)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综影视:女配有了金手指重返81年,开局未婚妻就跑了八零弃女重生后,全家跪求原谅怪谈游戏设计师名柯:和死神做同学误嫁豪门,闪婚老公不简单随身空间之农女种田白天娱乐圈搬砖,晚上搞玄学在线接单组团刷怪,你却用导弹洗地?真实逃杀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