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御史眉头紧锁,心中疑窦丛生。
李学士为人正直,学识渊博,怎么会与郑羽有如此密切的往来?
难道……
难道他们二人暗中勾结,意图不轨?
王御史越想越觉得事情蹊跷,他决定亲自去探个究竟。
第二天,王御史特意绕道去了李学士府上。
一番寒暄过后,王御史状似不经意地提起郑羽。
“李大人,近来郑侍郎可是春风得意啊,新官上任三把火,这监察制度改革可是闹得满城风雨。”
李学士哈哈一笑,“郑大人年轻有为,为国为民,实乃我朝之幸啊!”
“只是这改革力度如此之大,不知郑大人能否掌控全局?老夫担心他会操之过急,反而弄巧成拙啊。” 王御史话中有话,试探着李学士的口风。
李学士却不动声色,只是淡淡地说道:“王大人多虑了,郑大人深谋远虑,早已成竹在胸。” 他停顿片刻,又补充道,“况且,郑大人还特意邀请下官一同参与制度的制定,想来定能完善不足之处。”
王御史心中一惊,郑羽竟然邀请李学士一同参与制定制度?
他本以为郑羽会利用这个机会打压自己,没想到他竟然反其道而行之。
这究竟是何用意?
王御史一时摸不着头脑,只能悻悻而归。
几日后的早朝上,郑羽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将初步的监察制度改革方案呈递给皇帝。
方案详细且全面,涉及官员考核、监督、弹劾等各个方面,甚至还提出了设立独立的监察机构,直接向皇帝汇报。
众大臣听得目瞪口呆,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大胆的改革方案,一时议论纷纷。
皇帝接过方案,仔细翻阅,脸上渐渐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他龙颜大悦,当众称赞道:“郑爱卿深谋远虑,此方案堪称完美!朕心甚慰!”
郑羽谦逊地鞠躬,“臣愧不敢当,一切皆为陛下,为江山社稷!”
王御史站在一旁,脸色铁青。
他原本想借此机会弹劾郑羽,没想到郑羽却技高一筹,不仅得到了皇帝的赞赏,还将自己置于了被动之地。
他咬了咬牙,心中暗恨。
散朝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