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御史愣住了,他没想到郑羽会主动向自己示好。
他看着郑羽真诚的眼神,心中五味杂陈。
“郑大人客气了……”王御史的声音有些干涩。
夜深人静,皇宫御书房内,皇帝放下手中的奏折,揉了揉眉心。
他看向身旁的李公公,“李德海,你说,郑羽此人,究竟是忠是奸?”
李公公躬身答道:“奴才不敢妄言。”
皇帝轻叹一声,“朕也看不透他啊……” 他走到窗边,望着深邃的夜空,喃喃自语道,“但愿,他是真心为国为民……” 窗外,一道黑影一闪而过。
郑羽的改革方案在朝堂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一些守旧的大臣,他们的利益与旧制度盘根错节,自然对改革深恶痛绝。
他们暗中串联,搜集“证据”,试图在朝堂上公开质疑郑羽,找出方案的漏洞,将其驳倒。
早朝之上,这些大臣果然轮番上阵,引经据典,之乎者也,将矛头直指郑羽的改革方案。
他们有的说此举劳民伤财,有的说此举有违祖制,有的则说此举会动摇国本。
一时间,朝堂上硝烟弥漫,气氛紧张。
郑羽却稳如泰山,他早料到会有此番阻挠,早已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他从容不迫地一一解答他们的疑问,引用的案例精确,数据详实,逻辑缜密。
不仅如此,他还针对他们的质疑,提出了更完善的补充条款,将改革方案的优势展现得淋漓尽致。
反对者原本气势汹汹,却被郑羽驳斥得哑口无言,节节败退。
旁听的孙管家激动得手心冒汗,暗暗为自家老爷叫好。
他仿佛看到老爷如同一位运筹帷幄的将军,在朝堂上指挥若定,将敌人一一击败。
然而,郑羽的胜利只是暂时的。
他改革的锋芒,触动了一些权贵的根本利益。
这些权贵在朝堂上失利后,并没有就此罢休,而是转入了地下,开始在暗中谋划,试图寻找郑羽的弱点,将他拉下马。
他们互相勾结,秘密商议,阴谋的种子在黑暗中悄悄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