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星幼儿园的走廊里,传来稚嫩的儿歌:“看日期,查包装,添加剂,要记牢……”
园长王阿姨举着“质检小卫士”贴纸,奖励能说出三种健康零食的孩子。
穿背带裤的小男孩奶声奶气地说:“苹果、酸奶、水煮蛋!”
旁边的小女孩跟着补充:“还有——没有‘氢化植物油’的饼干!”
这些从课堂上学来的知识,正随着孩子们的童言稚语,悄悄改变着每个家庭的购物车。
……
每周五下午被各学校定为家长开放日。
在渝市实验学校食堂,退休教师刘老师正用放大镜仔细查看蔬菜农残报告:“检测员签名、防伪水印、检测日期,比我们当年做实验还严谨。”
当他们看到厨师用清水炒出的青菜都透着清甜,年轻妈妈们纷纷举起手机拍摄:“原来孩子说‘学校的菜有太阳味’,是因为现在食堂里的食材是真的新鲜安全。”
家长群里,张乐乐妈妈分享的视频获赞上千:女儿戴着自制的“质检员”胸牌,在家中零食柜前“执法”,用红笔圈出过期食品和高添加剂零食:“妈妈,这个饼干的生产日期是喷码,容易擦掉,正规的应该是激光打印!”
这条视频下方,跟着数十条家长留言:“孩子现在会教我看qs标志了”
“我们全家的食品安全意识都被娃提升了”。
而在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的留言本上,聋哑学生明明的妈妈用手语文字写道:“孩子第一次把过期面包放进‘问题食品篮’,用手语告诉我‘要保护小肚皮’。”
周延看到后,亲自批示将这段故事印成宣传画,张贴在全河洛各学校的公示栏上:“品质教育的温度,要传递到每个孩子的指尖。”
市质检中心的实验室里,30名“小小质检员”正在体验神奇的检测之旅。
秦家湾小学的秦明浩戴着缩小版白大褂,盯着气相色谱仪的屏幕问:“叔叔,这个曲线是不是就是农残数据?和我们学校公示栏的一样吗?”
讲解员点点头,递过检测报告:“你看,这上面的检测员签名,就是在为你们的午餐盖章负责。”
当王雨桐在显微镜下看到辣条上的杂菌时,她严肃地把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