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就是……对了,要有简单易懂,朗朗上口的口号,比如……”
“摊丁入亩新政好,多生儿子不收税,税银摊到田地里,传宗接代不用愁!嗯……就这样!打大字,要醒目的大字!”
很显然。
朱元璋已经掌握了朱辰教给的服从性训练的部分核心。
首先是权威,只要有足够的权威,就能让人从一开始就选择相信。
《明报》足够的权威,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推广与发行,《明报》俨然已经成了大明百姓心目中最有公信力的一条信息渠道。
其次是鲜活的百姓身边的例子和故事。
这就像传销团伙里的洗脑方式,光是跟你鼓吹不切实际的收益数字,用处不大,得有一个个鲜活的实例和梦想,而且就发生在你的身边,比如你身边的谁谁谁怎样怎样成功了,久而久之你就会产生一种代入的错觉,感觉他们口中的成功人士说的就是你自己,你上你也行。
最后是口号式的宣传。
简单无脑的口号式宣传,其实最是容易深入人心,比如“少生孩子,多种树”,“少生优生,幸福一生”等等。
“臣明白了,臣这就去做!”
刘三吾目光灼灼,他对于皇上愈发的佩服,三言两语间便将政策的宣传工作安排好了,其实他不知道,朱元璋在朱辰书店的时候也看过部分现代的报纸,知晓这其中的一些窍门。
很快。
刘三吾根据朱元璋的指示,草拟出一版《明报》来。
上面用了整整一个版面,对“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这两个政策进行了逐一的解释。
“嗯,不错!”
“这里改一下,皇上的旨意,从洪武七年开始,不管你家里一共有几口人,一口也好,十口也好,每个人每年的丁税就全都不用交了,你想咋生都行!”
“那么就有人问,这每人每年二钱银子的税由什么补上呢?由田地补上,也就是说,从今往后,一亩田地就要加收二钱银子,这二钱银子就是被免除的丁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