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禀大人,周漕运使的账册到了。&34;督察院的差役抬着几口大箱子进来。
林焱示意放在地上,打开一看,里面整整齐齐码放着数十本账册,每本都用红绸包裹,显然是被精心保管过的。
&34;这周漕运使倒是有心。&34;李光远在一旁说道,&34;这些账册保管得如此完好,想必早有准备。&34;
林焱翻开其中一本,仔细查看:&34;这是实账,与户部的账册对不上。&34;他又翻开另一本,&34;这个才是上报户部的明账。两相对比,差额立见。&34;
正说着,外面又传来通报:&34;范侍郎带来了官员调动名册。&34;
&34;请进。&34;林焱头也不抬地说。
范世卿走进来,呈上一份厚厚的名册:&34;大人,这是近五年来所有重要官员的调动记录。具体原因、时间、去向都已注明。&34;
林焱接过翻看,忽然停在一页:&34;这个叫赵敬的知府,为何突然从江南调到西北&34;
范世卿额头沁出冷汗:&34;这是陈尚书的意思。说是那边缺人&34;
&34;缺人&34;林焱冷笑,&34;本官记得,赵敬当时正在查一桩盐商案,案子眼看要水落石出,他就被调走了。这么巧&34;
范世卿低下头不敢说话。
林焱又翻了几页:&34;孙明,张道,王远这些人的调动,都是在办案关键时刻。范侍郎,你不觉得太巧了吗&34;
范世卿扑通跪下:&34;大人明鉴!这些调动都是陈尚书授意,小的不过是奉命行事&34;
&34;行了。&34;林焱摆摆手,&34;你先回去吧。记住,这两天别走动。&34;
等范世卿走后,李光远问道:&34;大人,为何不直接拿下他&34;
&34;不急。&34;林焱道,&34;他不过是个传话的。真正该拿的是他背后的人。&34;
正说着,老太师派来的心腹赵全进来禀报:&34;大人,查出几个关键线索。一是盐铁司去年少报了三成收入,这些银子都进了私囊。二是军需采买有重大舞弊,价格翻了几倍